備受關注的碳酸鋰期貨,完成首次交割! 1月18日,廣期所碳酸鋰期貨首個合約LC2401順利完成交割,交割量共計11351噸,交割金額11.12億元。此次交割涉及多家碳酸鋰生產企業、下游鋰電池材料企業、貿易商以及期貨公司風險管理子公司。 碳酸鋰期貨的順利交割意味著該品種經歷了完整的運行周期,服務新能源產業的功能得到初步發揮。目前碳酸鋰的基本面維持供需雙弱格局,部分鋰鹽企業將于春節后進行季節性檢修,碳酸鋰價格開始出現震蕩行情。 此外,《中國(廣東)自由貿易試驗區提升戰略行動方案》近日印發。其中明確,建立期現貨聯動市場體系;到2025年,爭取廣期所上市期貨品種達到5個以上。 碳酸鋰首次交割量超1萬噸 碳酸鋰期貨LC2401合約的交割是此前市場博弈的焦點。12月初,該合約的持倉量曾高達15萬手(噸),市場一度擔憂其交割風險。2023年12月11日,該合約的持倉量單日大減7.2萬手,隨后資金陸續移倉,持倉量不斷下滑。 1月18日,廣期所碳酸鋰期貨首個合約LC2401順利完成交割,交割量共計11351噸,交割金額11.12億元。其中,滾動交割10776手,占比94.93%;一次性交割575手,占比5.07%。首次交割的順利開展,意味著碳酸鋰期貨經歷了完整的運行周期,且運行平穩,功能得到初步發揮。 據數據統計,LC2401進入交割月后,截至1月15日交割預報總量為13882噸,注冊倉單總量13765手,其中倉庫倉單9485手,占68.91%;廠庫倉單4280手,全部由生產型廠庫注冊,占31.09%。“倉庫+廠庫”并行的交割制度更好地服務了產業企業的交割需求。 從倉單對應貨物品級來看,碳酸鋰期貨倉單全部為電池級碳酸鋰,其中以鋰輝石或鋰云母為原料生產的電池級碳酸鋰約占倉單總量的95%,提純加工生產的碳酸鋰約占倉單總量的5%,質檢合格率約為95.96%。 據了解,此次交割包括賣方客戶41名、買方客戶68名,涉及廣西華友、遼寧泰峰、廈門建發等碳酸鋰生產企業、下游鋰電池材料企業、貿易商、期貨公司風險管理子公司。首次交割業務的順利開展,說明碳酸鋰期貨交割質量標準設計符合現貨主流標準,符合目前大多數企業生產和采購的實際情況,可以充分保障碳酸鋰期貨市場發揮套期保值功能。 廈門建發化工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該公司積極參與碳酸鋰期現市場,通過期貨工具進行套期保值,實現價格風險管理,并通過基差采銷的模式有效開拓上下游渠道,提高產業鏈參與效率。此次參加碳酸鋰交割非常順利,豐富了該公司經營策略,并指導產業鏈企業穩健的經營和持續的發展。 廣西華友鋰業相關負責人表示,參與期貨交割有利于該公司將現貨市場、期貨市場、交割廠庫三者有機結合,進一步增強企業的抗風險能力和市場競爭力。 作為此次交割的期貨服務商,國泰君安期貨運營中心負責人表示,碳酸鋰品種作為重要新能源品種在廣期所上市具有里程碑的意義,實物交割是連接期貨和現貨市場的重要一環,一方面為產業客戶增加銷售和采購的渠道,另一方面為產業客戶套期保值保駕護航。 中信期貨相關負責人表示,通過交易所組織的模擬交割和多輪交割業務培訓,確保了碳酸鋰期貨首次交割的順利進行,從LC2401運行及交割結果來看,碳酸鋰期現貨市場聯動良好,期貨價格充分反映了市場供需及其預期變化。交割是服務大宗商品產業鏈、供應鏈極為重要的一環,交割業務的平穩落地有效保障了碳酸鋰期貨發揮服務新能源產業功能。 碳酸鋰供需雙弱,鋰企遭遇業績挑戰 在供給過剩的大背景下,碳酸鋰自上市以來一路下跌,尤其是2023年11月底和12月初,上演了連續跌停,隨后又連續漲停的行情,成交量和持倉量大幅攀升,隨后交易所連續出手,發布監管措施降溫。 自2024年1月以來,碳酸鋰期貨的成交量開始回歸正常,較高峰期明顯下滑,可能是不少投機資金和高頻交易客戶減少了交易量。但持倉量依然維持在15萬手的高位,這意味著資金仍然高度關注碳酸鋰期貨,不乏產業客戶通過期貨進行套保持倉。 從基本面來看,目前碳酸鋰維持供需雙弱格局。部分鋰鹽企業將于春節后進行季節性檢修,碳酸鋰價格開始震蕩行情。 現貨方面,SMM電池級碳酸鋰9.3萬元—10萬元/噸,均價9.65萬元/噸,較上一工作日持平;工業級碳酸鋰8.66萬元—9萬元/噸,均價8.83萬元/噸,較上一工作日持平。 光大期貨表示,1月供應端整體走弱,需求端一季度訂單預計偏弱,疊加春節備貨需求預計也不會太強,整體需求偏冷清逐步兌現。基本面供需雙弱,消息面小有擾動,鋰鹽價格或將維持區間震蕩。 “臨近春節部分鋰鹽廠已經開始停產放假,但大廠基本還維持穩定生產。終端市場車企儲備訂單不足,下游材料廠開工率保持低位,供需雙弱缺乏新的驅動,盤面或將維持區間震蕩走勢。”中輝期貨表示。 中輝期貨指出,雖然鋰鹽廠開工率下滑至四成左右,但產量依舊處于高位,鹽湖工碳在上周以低價放貨,市場供應過剩的格局依舊。需求端依舊未見到明顯增量,年初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下半年以來,碳酸鋰價格的快速下滑,對不少鋰鹽企業的經營造成較大的壓力。長遠鋰科2024年1月19日晚間發布業績預告,預計2023年凈利潤為虧損1.1億元—虧損1.5億元,2022年同期凈利潤14.89億元。 長遠鋰科表示,2023年由于新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