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概股ESG第一股”萬物新生發布了,這也是萬物新生上市后發布的第二份ESG報告。
此外,萬物新生還首次采用生命周期評價方法,披露了2021年內全平臺成功銷售的二手手機碳減排貢獻總量為463692噸,相當于230萬畝城市森林一年的碳匯效果。
萬物新生指出,在雙碳背景下,通過建立完善的回收、循環、再分配體系解決了全新手機生產與高能耗同時并存的矛盾,實現生命周期內的碳排放量與強度的雙“降低”。
首次采用生命周期評價 去年碳減排46.4萬噸
在2021年ESG報告中,萬物新生首次采用生命周期評價方法,計算相關碳減排量等。根據生命周期評價法,分析成交每臺二手手機的平均碳排放量,并通過循環足跡公式予以數據披露。
北京北清路永旺商城,愛回收線下站點
數據顯示,2021年內,萬物新生銷售的二手手機的平均單臺碳減排貢獻為30.41千克;平均單臺碳減排率為72.59%;全平臺二手手機年內碳減排貢獻總量為463692噸,相當于230萬畝城市森林一年的碳匯效果。
此外,此次ESG報告還提到,對于沒有二次使用價值的廢舊電子產品,萬物新生選擇具有相關資質的處置機構進行環保處置,并全程監督其使用的處置技術、處置過程和最終的處置結果。數據顯示,2021年內,萬物新生共回收并監督綠色處置廢舊電子設備共計22.3萬臺,減少電子產品污染約35.7噸。
事實上,通過循環利用延長更多產品的生命周期,是在滿足同樣市場需求的情況下實現碳排放總量降低的一種更綠色低碳的方式。而相對更全面和科學的生命周期評價法與循環足跡公式,給了同類型公司更多的參考空間。
此外,報告還進一步披露了萬物新生綠色循環產業鏈的建設情況。除了貫徹全流程減碳思路外,萬物新生亦指出整體綠色循環產業鏈的建設還以大數據和標準化為核心,并持續提高科技化質檢能力以及數字化供應鏈技術。
ESG報告數據顯示,萬物新生2021年non-GAAP口徑下的研發費用為2.19億元,同比上漲50.6%,新增知識產權授權數量146件。而2021年,萬物新生自動化技術改造貢獻的碳減排為12070噸。
自建產品質控體系及隱私清除工具
對于一家二手消費電子交易平臺而言,產品品控是生命線。此次ESG報告中,萬物新生也詳細披露了產品質控等方面信息。
產品質控方面,非標品質檢上,自營端制定產品品質檢標準目錄,用于非標品的質檢流程,包含開機情況、通話功能、指紋功能、充電功能等34項檢測項;三方商/賣家端,萬物新生開發了智能質檢工具“機大俠”,提升質檢的規范性。
而在回收端,
萬物新生指出,公司嚴格按照和歐盟等相關法律、法規要求,制定了包括PbD等一系列個人信息防護措施,確保個人信息生命周期的安全性,同時建立完善數據備份及恢復機制。
標準與措施之外,萬物新生自建了二手產品數據清除系統—“愛清除”,通過多次數據擦寫與覆蓋,實現清除過程可追溯、清除結果,杜絕用戶數據被惡意恢復,有效防止用戶隱私泄露及數據隱私安全事件等。
關于未來ESG目標,萬物新生CEO陳雪峰指出,一是提高回收滲透率和行業升級;二是減少電子廢棄物和延長消費電子產品的生命周期。
需要指出的是,此前發布的中進一步明確了推進碳達峰工作的總體要求、主要目標、重點任務和保障措施,其中就包括“循環經濟助力降碳行動”。
“循環經濟”由英國經濟學家肯尼思·博爾丁在1966年提出:“人類必須要回到自己在生態系統循環中的位置,進行物質再生產。”
而國內二手消費電子交易平臺,作為循環經濟內更靠近市場一側的個體,有必要在未來釋放更多減碳、可持續運營的積極信號,同時發揮更大的能力助力雙碳目標的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