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7日,在鴛鴦鎮麻山村的山間,只見一架植保無人機騰空而起,平穩飛行在山坡上方,進行草種飛播作業,這標志著2022年天水市秦嶺西段水源涵養與生物多樣性保護恢復武山縣草原改良項目正式啟動實施。
此次作業區域涉及武山縣鴛鴦、馬力、高樓3鄉鎮5個村243個區塊,共計7500畝。項目實施后,將使項目區草原植被綜合蓋度由72%提高至74%以上,鮮草產量從310-330千克/畝提高到330-360千克/畝。
該項目遵循“自然恢復為主、人工輔助改良”的草原生態修復治理原則,采取植保無人機飛播和人工補播種草、施肥、建后管護等技術措施,有效修復和改善武山縣西部退化草原狀況,增加草種類、密度和產量,優化區域植被群落空間結構,提高生物多樣性指數,有效遏制草原退化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