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東時間周三,國際金融協會(IIF)公布數據顯示,新興市場7月連續第五個月遭遇投資組合資金凈流出,這也是自2005年以來,新興市場連續凈流出時間最長的紀錄。
IIF指出,全球經濟衰退風險加劇、通貨膨脹持續升溫,以及美元走強令資金外流等多重因素,導致新興市場對資金的吸引力下滑。
新興市場面臨連續多月凈流出
數據顯示,今年7月,非居民投資者從新興市場投資組合中撤出98億美元;相比之下,今年6月這一流出規模為38億美元,去年7月新興市場投資組合凈流入351億美元。
根據國際金融協會的數據,過去五個月,新興市場凈流出總額累計為393億美元。
今年7月,除中國外的新興市場股票投資組合獲得了25億美元的資金凈流入,這是今年2月份以來首次出現資金流入。而除中國外的新興市場債券組合則出現60億美元的資金流出。
7月,投向中國的投資組合資金凈流出64億美元,其中29億美元從債券投資組合流出,35億美元從股票投資組合流出。
未來通脹和經濟活動前景將是關鍵
國際金融協會分析稱,今年2月,俄烏沖突引發全球食品和能源價格的飆升,促使發達經濟體提高利率以遏制通脹。這使得美元走強,并吸引資金流出新興市場。
盡管在此期間,全球大宗商品出口國(其中許多屬于新興市場)從能源價格飆升中獲利并吸引了投資,但這種吸引力只是暫時的。
國際金融協會分析師Jonathan Fortun在中稱:“近期資金流動的大部分動力可歸因于美元(匯率)。”
他指出,在連續多月大幅加息之后,美聯儲利率可能已經接近“中性”水準。他預計,在美聯儲利率達到“中性”目標并且利率持續保持穩定以后,可能有助于遏制新興市場的資本外流。
但近日,已經有多位美聯儲官員表示,他們希望繼續提高美聯儲利率,直至能夠顯著抑制通脹的水平。美東時間周三,就連美聯儲最為鴿派的官員卡什卡里都直言,市場對于美聯儲明年降息的猜想“非常不可能”,并提到美聯儲可能會繼續加息直至“我們對通脹能夠回落到2%有很大信心為止”。
這可能暗示,美聯儲在中短期內恐怕仍不會停下加息的步伐。
Jonathan Fortun預計,“未來幾個月,幾個因素將影響新興市場資金流動的動態。其中包括通脹見頂的時機,以及中國經濟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