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政法學院教授湯嘯天在電話中對春秋旅游副總經理周衛紅在接受豫園股份旗下著名的文化商業項目,也是上海城市名片之一的豫園商城恢復線下營業,包括南翔饅頭店、童涵春堂、德興菜館、松鶴樓面館、春風松月樓等在內的豫園股份旗下一眾知名老字號率先嘗試開門迎客,通過線上購買、線下提貨的方式,迎接重新回歸門店的上海消費者。
豫園商城也是上海首個恢復線下運營的文旅地標。此番,豫園商城是在嚴格落實疫情防控要求的基礎上有序開展營業,在確保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復工復產。目前,豫園商城每日營業時間為上午9點至下午5點,居民必須完成線上實名登記預約入園,入園前須出示48小時內核酸陰性報告,健康碼、行程碼,入園后,須全程佩戴口罩,并配合進行場所碼登記。
上海市民在豫園商城排隊買湯圓
豫園股份方面表示,現階段,公司及各產業產發集團都在全力協調,嚴格落實各項防疫措施,為安全有序地推進復工復產做好準備。公司與屬地政府和相關部門正保持密切聯系,積極做好溝通,爭取各種政策支持,以有序推進復工復產。
6月1日起取消復工復產“白名單”制
此外,關于復工復產復市,提出將動態修訂復工復產復市疫情防控指引、取消企業復工復產復市不合理限制。
吳清介紹,6月1日起取消企業復工復產“白名單”制。提出,要擴大企業防疫和消殺補貼范圍、鼓勵各區對復工復產復市企業防疫支出,按照實際運營規模給予分檔定額補貼。
同時支持汽車、集成電路、生物醫藥等制造業企業以點帶鏈,實現產業鏈供應鏈上下游企業協同復工,穩步提高企業達產率。建立健全長三角產業鏈供應鏈互保機制,共同保供強鏈。
明確,加快推廣使用全國統一互認的通行證,提升跨省運輸中轉站運行效率,推廣無接觸物流方式,提高貨運通行效率。
“公司在確保安全防疫的前提下,進入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兩手抓’的新階段,積極有序地步入逐步復工的狀態。”華明裝備董秘夏海晶在接受
上海華明電力設備制造有限公司已復工
“疫情期間,我們對客戶的需求依舊是懷著高度的責任感和強烈的責任心。我們克服物資、運輸、住宿的困難,保證變壓器開關的持續生產,并落實發貨事宜,保障了物流供應工作,為此,近期客戶中比如西門子變壓器公司還專門給我們發來感謝信。”對于后疫情階段的復產工作,他表示,公司董事會明確,保障電力核心裝備的供應仍是這次抗疫的首要任務。公司在科學組織復工復產工作中,都是盡可能地做好在持久封閉中生產的準備,盡可能在極端情況下保證研發試制工作不中斷,保障科研項目的有序推進。
發布會上,就下一步如何推進企業復工復產和產業發展,將采取哪些具體舉措讓更多企業受益,讓產業經濟盡快恢復,上海市經濟信息化委主任吳金城也做了相應介紹。
吳金城表示,6月1日起,上海全市進入全面有序復工復產復市、恢復正常生產生活秩序階段,將取消對企業復工復產審批審核,服務好企業復工復產的合理需求,推動產業園區、辦公樓宇等加快全面復工,倉儲物流等生產性服務業和專業服務業企業應復盡復,支持所有符合防疫要求的企業同等復工復產,為廣大中小微企業全面復工復產積極創造條件,企業員工能夠正常上下班通勤。
在房屋租金減免方面,他表示,落實國有企業為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6個月免租金,預計將惠及9萬多市場主體,減免約140億元。推動在滬央企、各類產業園區開發主體包括非國有企業為廣大中小微企業減免租金,包括上海煙草、上海電信、中廣核等在滬央企積極響應制定房租減免方案,臨港浦江國際科技城、汽車新能港、市工業綜合開發區等一批產業園區正在積極推進實施具體方案。
而在中小企業紓困方面,將組織開展防范和化解拖欠中小企業賬款專項行動,減少對中小企業的拖欠;會同廣大銀行推出針對性的金融產品和服務,比如進出口銀行設立了1500億元專項信貸額度,預計將為本市企業減輕資金成本10億元以上;加大融資擔保支持力度等。
市北高新董秘胡申在接受
胡申表示,市北高新園區自四月中下旬開始就成立了復工復產專班,一方面,根據市委市政府公布的各項復工復產要求,及時主動服務符合疫情防控要求的企業,幫助企業對接市區相關部門做好復工復產申請,做到應復盡復;另一方面,為后續全面復工做好萬全準備,積極推進自持物業和19個園中園的2200余家企業“場所碼”申領工作,目前完成率已達100%,同時已啟用55臺“數字哨兵”。
穩外貿、促消費提振信心,復工復產復市是穩經濟關鍵點
圍繞穩外資穩外貿、促進消費加快恢復、發揮投資關鍵性作用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有力度的政策舉措。
在穩外資方面,建立重點外資企業復工復產專員服務機制,啟用重大外資項目線年上海市鼓勵跨國公司地區總部發展專項資金申報工作,進一步支持跨國公司在滬設立地區總部和外資研發中心,著力穩定外資企業預期和信心。
穩外貿方面,加大出口退稅、出口信用保險等支持力度,鼓勵港航企業減免貨物堆存費和滯箱費,助力外貿企業履約訂單。
促消費方面,以大宗消費為抓手,年內新增非營業性客車牌照額度4萬個,按照國家政策要求階段性減征部分乘用車購置稅,對置換純電動汽車的個人消費者給予一次性10000元補貼,支持大型商貿企業和電商平臺發放消費優惠券,支持文創、旅游、體育產業發展,大力促進消費加快恢復。
針對上述政策,周衛紅表示,讓旅游市場信心回歸。比如支持發放文旅消費券,鼓勵文旅企業進行推廣、帶動消費熱點,鼓勵企業和社會團體委托旅行社開展黨建、公務、工會、會展等活動等等。“我們也相信,隨著各項政策的逐步落實到位,會對上海經濟和民生帶來正面的促進作用,而這些才是上海旅游業能夠重回欣欣向榮的客觀基礎。”
浙江大學國際聯合商學院數字經濟與金融創新研究中心聯席主任、研究員盤和林回復
專家:基建投資或成拉動上海經濟修復的重要手段
值得注意的是,上海將積極擴大有效投資,提振經濟發展。
擴投資方面,特別提出,加強城市更新規劃編制、政策支持和要素保障,年內完成中心城區成片舊區改造,全面提速零星舊區改造,年內新啟動8個以上城中村改造項目。全力推動在建項目復工復產和新項目開工建設,支持擴大企業債券申報和發行規模,將新型基礎設施等納入地方政府專項債券支持范圍,進一步發揮基礎設施REITs作用,充分引導和激發社會投資。
針對中提出的“將新型基礎設施等納入地方政府專項債券支持范圍”,中泰證券研究所政策組首席分析師楊暢接受
楊暢認為,考慮到投資大、見效快的原則,專項債支持新型基礎設施的范圍,或將包括以5G和雙千兆為主要內容的通信網絡、新型數據中心、工業互聯網、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以及新能源基礎設施。
“未來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REITs有望發揮重要作用,包括傳統基礎設施領域以及保障性租賃住房等領域,都有望成為REITs的重點領域。”楊暢說道。
在談到上海如何走向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問題時,湯嘯天認為,當前上海的經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沖擊,因此政府應該拿出前所未有的決斷能力應對當前沖擊。在“50條”提及的“緩免減退補”這5大方面前面,應該實施“撤”,即取消過時的政策。據情用策、因時制宜是恢復經濟的必須,需要根據社會經濟發展的不同情況采取不同的對策,及時撤消已經過時的政策措施。人民群眾和企業需要的是實質性地推進復工復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