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運輸部要求全力以赴保障上海港暢通運轉,其中包括不得隨意減少掛靠上海港,并盡快疏解堆場冷藏箱。接下來,怎么解決工廠不接貨、高速不給下、倉庫不開門的現實問題成為關鍵。
一家加工貿易企業的網絡會議室內,營業、生產、關務各部門正與公司臨時組建的防疫小組一起,商討下一階段的復產復工計劃。
上海下了一天雨,原本看似要入夏的天氣,出現了倒春寒。
終于有了進展。
她更新了一條動態:“這么難的時期,訂艙、運輸、報關、工廠,大家操作得這么辛苦,最后落箱堆場陽性封了,進不了港,前功盡棄。”
上海市交通運輸行業協會集裝箱分會發出倡議稱,在港口、堆場、工廠、倉庫,司機都被禁止下車,工作、生活都在車上,連吃口熱飯、去個廁所都變成了奢望。協會希望各行各業給集卡司機多一點關愛,比如在看到他們排隊做核酸時,主動讓他們先做,知道他們要來工廠卸貨時,給他們準備一份盒飯……
全港8個集裝箱碼頭為進出上海港的集卡司機提供每日2500份免費餐食,并在原有5個集卡司機核酸檢測點的基礎上再開放2個。
江蘇臨時關閉的收費站減少至91個,浙江所有收費站已恢復正常通行。
另外,針對各地辦理通行證的問題,交通運輸部也按照全國統一式樣制發了,要求各地對跨省份進出涉疫地區的車輛要保障順暢通行。
徐秦說,因為上港集團和各地政府后續出臺了相關政策,集卡行業的運營狀態相對于散貨車還是比較樂觀的。
班輪公司貨量短期不受影響
海運業從業者周濤向表示,根據現在各個渠道的反饋,貨運的路徑是通暢的,上海和周邊省市也非常重視改善運輸的堵點問題,所以現在的現象是“有貨但出貨慢”。
從船公司的角度而言,一般的掛港安排是能夠根據特殊情況進行適時調整的。比如歐線個港口,面對華東地區疫情導致的貨流擁堵問題,周濤表示,船公司內部的溝通方式是減少華東地區的艙位分配,讓華南的營銷人員多獲得艙位量,加快華南廠商的出貨節奏,“最終船公司的艙位利用率是滿的,意思是離開中國前的最后一港是滿載狀態”。
在船公司看來,上海港貨量的積壓不會對公司的貨運量和實際收益造成影響,僅在短期內會讓上海港口面臨跳港的風險,“但需要補充的一點是,現在船公司的航線設置和貨運安排是根據常年以來的貿易流向來決定的,短期內可以應對,但如果這種狀況持續一年,那必然是會有影響的。”周濤補充道。
各大國際班輪公司在公告中也明確提到了改港的原因。赫伯羅特4月6日表示,卡車運輸受阻也會影響所有入境貨物的清關能力,從而使堆場承壓,上海冷藏箱插頭稀缺,冷藏箱貨物可能被滯留船上,因此計劃在其他港口卸貨。
關于冷藏箱相關公告 周濤進一步解釋稱,上海港周邊堆場的冷藏箱堆放位置非常吃緊,是因為集運公司考慮到冷藏箱的運費高,會在集裝箱船上配置30%-40%的冷插設備,但一個堆場可能只有10%-20%的位置可以放置冷藏箱,這種比例上的差距會導致船上冷藏箱的數量比堆場大,這在貨品流轉正常的時候沒問題,但一旦發生物品流速變慢,占著位置的箱子不能按時出去,就會造成冷藏箱的矛盾非常嚴峻。
“但這不是上海港管理得不好,從歷次疫情對新加坡港的影響來看,同樣出現了這個問題,所以這是普遍現象,此前新加坡港的問題比上海嚴重得多。”周濤認為,在這種情況下,船公司變更冷藏箱裝卸港的行為僅是短期調整。
為了加強水路運輸保通保暢,交通運輸部也在4月12日發布通知部署港口工作,其中提到了“上海市交通委、上海國際港務集團要協調國際班輪公司保障在上海港掛靠的航線航班和艙位投入,不得隨意減少掛靠上海港”。
此外,上述明確提到,要“督促貨主、貨代企業盡快從港口提離本地集裝箱貨物”;“長三角三省一市港口企業要在網上動態發布港內堆場冷藏箱量、冷藏箱插頭數據等信息,與港外堆場協調聯動,進一步提升冷藏箱堆存能力;協調集裝箱班輪公司合理安排冷藏箱港口裝卸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