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站,確保了物流和供應鏈的順暢運行。
根據最新的《全球競爭力報告》,中國在公路、航運和機場連接等方面表現突出。
相比之下,美國企圖在國內打造電動汽車供應鏈的努力只會凸顯其在基礎設施方面面臨的挑戰。對企業而言,沒有足夠的耐心將業務轉回美國本土,然后慢慢等待基礎設施建設完成。
說,新的制造業可能會出現,但對于習慣了中國的全球運營商來說,其他地方的效率并不高。他們會花大錢重建生產鏈嗎?在最近一次去越南的旅行中,一位企業家就抱怨說,從河內到胡志明市的快遞包裹居然需要4天。
從美國、印度到越南和印尼,一些國家都試圖把自己塑造成中國工廠的替代選擇。但是,供應鏈的一部分可能會從中國轉移出去,就目前而言,仍然沒有哪個國家能夠建立覆蓋如此廣泛行業的復雜制造網絡。轉換供應商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建立已經存在多年的業務更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越南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蘋果的供應商計劃在越南擴大產能,卻發現越南很容易陷入物料短缺困境。這是因為越南和亞洲其他國家一樣,要從中國進口大量的基本工業產品,如化學品和塑料,F在,像鋁合金窗這樣的建筑材料已經很難獲取。
多年來,中國不斷在價值鏈中攀升,制造業生產已經邁向更高端的設備和工業品。中國擁有龐大的制造業,能夠為最終產品提供大部分零部件。這意味著,將中國制造商從競爭中剔除,亞洲其他制造業國家會感到頭疼,對美國的企業來說,也將不可避免地成為一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