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資本市場跨境雙向開放持續深化。7月4日,首批納入互聯互通機制的87只交易型開放式基金(ETF),開始正式交易。香港投資者可以通過北向滬股通、深股通,買到83只A股ETF;內地投資者可通過南向滬港通和南向深港通,買到4只港股ETF。
首批87只ETF,首日總成交額285.33億元。其中,83只A股ETF總成交額為230.76億元,比今年開通前日均總成交額提升近10%;平均換手率為3.38%,比今年開通前日均換手率提升20%;四只港股通ETF首日成交額54.57億元,同樣實現了平穩開局。
具體來看,交易首日北向資金整體呈凈流入態勢,凈買入金額達43.59億元。在首批納入互聯互通的83只內地ETF中,醫藥生物、軍工、新能源等行業ETF漲幅居前。截至4日收盤,國泰中證生物醫藥ETF上漲5.16%、國泰中證軍工ETF上漲3%、華夏中證新能源汽車ETF上漲2.36%。納入互聯互通的4只香港ETF,成交量較為平穩,南方恒生科技、安碩恒生科技2只標的上漲,收盤漲幅分別為0.25%、0.29%。
招商證券研報認為,對于ETF市場而言,納入互聯互通有利于改善目前ETF的投資者結構,提高市場流動性、推升規模。中長期而言,考慮到ETF拓寬了外資投資A股的途徑,有利于提高外資投資A股的積極性。
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認為,未來互聯互通機制有望持續優化,在便利投資者跨境投資的同時,也為內地與香港市場吸引更多“源頭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