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2025中關村論壇年會在北京開幕,年會將持續至3月31日。今年的主題為“新質生產力與全球科技合作”。
在科技女性創新論壇上,英國社會科學院院士傅曉嵐以為題發表主旨演講。
她曾擔任聯合國經濟與社會事務部、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世界銀行、經合組織、歐盟委員會等的顧問。
傅曉嵐表示,人工智能正在引領一場新的工業革命,正在推動生產方式、組織形式的變革,引致全球價值鏈的重組,國際和國內資源重新配置。在金融領域,人工智能可以用于精準估值及技術盡調。
會后,
具身機器人的訓練會反向促進人工智能迭代
例如,5G、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機器人、3D打印、智能計算等一系列領域均取得了重大技術突破。如果僅從單一領域來看,這些技術突破尚不足以引發一場產業革命,但正是由于不同領域的技術突破相互推動、集成,才催生了新的工業革命。
具體到具身機器人的訓練,大量的數據積累與持續探索為人工智能技術提出了新的需求,同時產生了新的數據,從而為人工智能的發展注入了新的動力。
人工智能技術也會推動其他領域的科學發現。在醫學、材料科學以及我所從事的社會科學領域,類似的推動作用不斷發生。以經濟學和創新研究理論與機器學習相結合為例,我們開發出了由人工智能賦能的技術估值理論與方法。這一方法將技術估值的時間從原來的2至3個月縮短至幾分鐘,大幅降低了成本,使得眾多創業者、中小企業以及中小投資者能夠獲得高質量、專業且客觀準確的估值服務。
由此可見,機器學習的發展對科學發現的賦能作用已經顯現,未來已來。
人工智能發展中,女性的細心與善于溝通具有獨特價值
在人工智能未來的發展中,女性可以從兩個方面發揮重要作用。首先,女性在推動人工智能向善方面具有獨特優勢,即確保人工智能的發展對社會有益,并幫助弱勢群體,縮小現有的各種鴻溝。其次,女性敏銳的視角和包容性特質,使她們更有可能與男性或其他女性開展合作。
具身智能在某些特定場景下是必要的,這些場景需要融合機器人與人類的思維。例如在陪伴服務、保姆服務或涉及人際交互的場景中,女性的細心與善于溝通等特質具有獨特價值。如果更多女性科學家參與其中,或者科研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