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第四范式公布了2024年度業績。財報顯示,2024年第四范式實現總收入52.61億元,同比增長25.1%;全年歸屬母公司所有者的年度虧損為2.69億元,較2023年全年減虧6.40億元,同比縮窄70.4%,自2021年以來連續4個會計年度同比減虧。
第四范式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戴文淵在“2024全年業績媒體溝通會”上表示,市場正從大模型競賽向產業滲透轉變,AI Agent正成為落地關鍵。企業級AI Agent的應用需求正在增長,特別是在金融、能源、零售、制造業等高產值行業。同時,消費電子領域的智能化趨勢也在加速,第四范式計劃以“第三方AI技術供應商”的角色切入其中并提供AI Agent“軟硬一體”解決方案,而非打造自有品牌。
不過,AI Agent的產業化仍面臨商業價值驗證的考題。戴文淵預計,2025年將是Agent爆發元年,但市場熱度將在年中逐步回歸理性,之后的關鍵在于Agent如何真正創造產業價值以支撐企業的投入。
戴文淵曾宣布,將成立范式集團,原第四范式的業務將成為范式集團的核心子業務,集團未來還會邁入更多業務領域。同時,戴文淵宣布公司推出新的業務板塊——消費電子業務,該板塊定位于為電子產品提供基于AI Agent的軟硬一體解決方案。
3月31日,戴文淵在業績發布會上再次表示,公司升級為范式集團后,第四范式的企業服務和消費電子業務均在上市公司體系內作為子業務運作,以此確保整體戰略的一致性和協同效應。
面對外界關于“第四范式是否在向C端業務轉型”的疑問,戴文淵此前明確表示,集團化并不意味著公司戰略轉型,而是要多元化發展業務。目前,第四范式的核心業務仍然聚焦于B端服務,主要的業績另一方面,戴文淵也表示,多元化發展源自于Agent的能力不斷增強。“隨著AI越來越會跟人打交道,我們可以看到業務的版圖或者AI業務的覆蓋范圍會隨之發生一些變化,或者看到新增了一些其他機會。”
戴文淵認為,盡管消費電子端的業務形態與企業服務業務不同,但邏輯仍然是“Agent+世界模型”的模式——即Agent負責更好的語言溝通能力,世界模型去解決更多“垂直”的問題。在此基礎邏輯之上,由于AI與人溝通的能力越來越強,公司的業務也開始和消費者打交道。
“我們不是從B端轉向C端,而是抓住技術演進賦予的可能性。”戴文淵表示,消費電子業務的出現是AI能力成熟后的自然延伸,未來公司也將繼續尋找新的機會,而不局限于某個特定市場。
在消費電子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的背景下,第四范式的策略并非打造類似蘋果、小米這樣的自有品牌,而是作為獨立的第三方提供AI軟硬件解決方案,賦能傳統設備向AI設備升級。
關于商業模式,戴文淵介紹,第四范式的消費電子業務希望主要通過“AI Agent模組銷售”“垂直AI能力服務收費”兩種方式實現盈利。同時,該業務通過標準化的模組支持不同價位的市場需求,覆蓋百元級產品到千元級產品。
戴文淵表示,第四范式的AI Agent底座是一個開放體系,以此求靈活適配不同的模型和硬件。公司使用自研的“式說”模型,同時也接入了市面上的主流模型。由于不同“尺寸”的模型在能力上存在差異,加之硬件設備的算力和存儲能力各不相同,市面上未必能找到完全匹配特定硬件需求的模型,因此,在某些場景下,需要針對特定硬件定制專屬模型。
他進一步介紹,第四范式始終保持大模型研發能力,但與DeepSeek等公司的定位有所不同。公司自研的基礎大模型更側重于滿足特定硬件條件下的需求。
未來,第四范式是否會進一步拓展新的業務領域?對此,戴文淵認為,當技術發展到這個階段,公司需要不斷抓住技術發展帶來的新機會。“將來也不僅僅是消費電子,凡是這些新的機會,我認為我們都需要抓到,這是時代賦予科技公司的機會。”他明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