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5月13日)當周美元指數勢將震蕩攀升,再度刷新二十年來新高。美元指數延續強勢,主要受到美聯儲大幅度加息預期的支持。本周美國4月通脹高燒不斷,美聯儲官員再度釋放鷹派的加息信號,這都支持美元。
其他非美方面,歐元兌美元本周大幅,主要受累于強勢美元,歐洲經濟放緩也拖累歐元。英鎊兌美元本周受累于強勢美元,同時英國經濟放緩給英鎊壓力。美元兌加元本周維持震蕩上升,加拿大央行加息預期和高油價限制漲幅。美元兌日元本周震蕩回落,連續大幅度上漲之后匯價回落調整。
下周市場又迎來一些列美國重磅數據的考驗,同時多位美聯儲高官也會發表講話,地緣局勢、全球疫情等焦點事件,同樣值得繼續關注。接下來,我們具體看一下本周幾個主要貨幣對的走勢。美元指數本周震蕩攀升,再創二十年來新高,主要受到美聯儲大幅度加息預期支持
:美指日走勢
在高通脹之下,美元卻呈現出強硬態勢。由于美元指數的漲跌代表美元升值或貶值,而美元指數越高,相對于其他貨幣來說美元越強勢。
今年2月以來,俄烏沖突曾經觸發過美元指數新一輪上漲,隨后一路高歌猛進。到4月11日,美元指數再度突破100關卡,并繼續沖高。在美聯儲宣布開啟新一輪加息周期后,美元指數依舊加速上漲,并創下近20年來的新高。
有分析指出,美元指數上漲,一方面是因為疫情期間美國超寬松刺激后,美國經濟表現出相對較強復蘇;另一方面,在后疫情時期,美聯儲在通脹居高不下的背景下以較大的力度進行加息和縮表,導致美元的吸引力上升,美元回流從而推升美元指數上漲。
美國4月通脹高燒不退,支持美聯儲大幅度升息
美國經濟持續面臨價格上漲壓力。4月,美聯儲密切關注的美國通脹數據雖有所回落,但幅度不及市場預期,仍在40年來的高位附近徘徊。
當地時間5月11日,美國勞工統計局公布數據顯示,美國4月CPI同比升8.3%,較上月8.5%的增幅有所緩和,但高于市場預期的8.1%。剔除食品和能源價格后的核心CPI同比升6.2%,較上月6.5%的峰值略有回落,但仍超出市場預期的6%。
數據表明,美國通脹或已顯現出一些降溫跡象。不過,經濟學家與分析師普遍認為,現在就判斷通脹已經或接近“見頂”還為時過早。
另據美國勞工統計局12日公布的數據顯示,4月PPI環比升0.5%,預期升0.5%,前值升1.4%。
分析表示,目前暫時還沒有遇到通脹的拐點,美聯儲在6月的議息會議上大概率還是會維持比較激進的貨幣政策。但是,不論通脹拐點和經濟衰退哪個先到來,都有可能改變美聯儲目前比較鷹派的貨幣政策。
分析指出,4月的通脹數據顯示,美國的通脹或已從第一輪的供需問題轉向能源拉動后,又過渡至服務業通脹。隨著出行旅游等需求的劇增,未來判斷通脹是否見頂,還要看美國服務業的通脹能否得到有效的遏制。
多位美聯儲官員釋放鷹派觀點
當地時間5月12日,美國參議院以80票贊成、19票反對,確認了鮑威爾連任美聯儲主席的提名。去年底,美國總統拜登提名鮑威爾連任美聯儲主席。當日,鮑威爾在接受一個電臺節目采訪時表示,美聯儲準備竭力將通脹水平拉回到2%的目標水平,哪怕對短期經濟造成沖擊也在所不惜。
鮑威爾說道,將通脹拉回2%的過程將是痛苦的,但更大的痛苦是我們抗擊通脹失敗了,如果那樣,我們將遭遇更深的衰退。5月4日,美聯儲公開市場委員會宣布將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上調至0.75%-1.00%的區間,這是美聯儲近20年來首次加息50個基點。此外,美聯儲決定從6月1日開始減持美國國債、機構債務和機構抵押貸款支持證券,最初減持額度為每月475億美元,并在3個月后增加到每月950億美元。
在當時議息會后的發布會上,鮑威爾表示,假設經濟和金融狀況與預期一致,在接下來的兩三次會議上單次加息50個基點是得到委員會的普遍支持的可能選項。不過公開市場委員會并不積極考慮單次加息75個基點。
本周三,亞特蘭大聯儲主席博斯蒂克表示,如果通脹繼續維持高位,他將對提高利率增速以限制經濟增長持開放態度;博斯蒂克沒有排除未來加息75個基點的可能性。
博斯蒂克說,我們肯定會將政策利率提高到中性水平。如果通脹保持在太高的水平,那它將真的不會回到2%的目標,而他也將支持更多的緊縮政策。
在美聯儲應將利率提高至何種水平以緩解物價壓力上,前紐約聯儲主席杜德利說:6個月前,我認為是3%-4%。現在我覺得是4%-5%;如果幾個月后我覺得應該加息到5%-6%,我也不會感到驚訝。
杜德利說道。美聯儲必須充分收緊貨幣政策,以放緩經濟并推高失業率。我認為美聯儲應該更坦率地向美國公眾解釋這點。如果美聯儲開始粉飾這點,金融狀況將得不到緊縮,美聯儲也會面臨人們對美聯儲失去信心的風險。”
美國圣路易斯聯儲主席布拉德表示,美國4月份的通脹率仍然“過熱”,但這尚未要求美聯儲轉向0.75%的加息節奏。至少在最近的兩次央行政策會議內,美聯儲提高利率半個百分點是一個很好的基準。他重申,美聯儲將需要在2022年剩余時間內保持0.5個百分點的增量,到年底將聯邦基金利率推至3.25%-3.5%。
美聯儲繼續大幅度加息預期升溫
CapitalEconomics的高級經濟學家AndrewHunter指出,4月份核心通脹的回升可能會加強美聯儲在未來幾次會議上繼續加息50個基點的決心,同時也意味著美聯儲將考慮更積極地加息。不過,Hunter補充稱,隨著商品暫時的短缺得到緩解,以及工資增長降溫,通脹將進一步更明顯地回落,美聯儲或在今年下半年放慢緊縮步伐。
芝加哥大學經濟學教授、前美聯儲理事RandallKroszner也表示,核心通脹的環比增速回升會使美聯儲感到困擾,Kroszner認為,這是通脹正在變得根深蒂固的證據。
另有分析指出,美聯儲此輪的貨幣政策緊縮是相對落后的。應該在去年下半年就開啟相關的加息事宜,但實際上一直推遲到今年3月份才開始加息。未來還有五次議息會議,從目前的通脹數據來看,預計美聯儲加息的力度或高于預期。眼下,美國的聯邦基準利率在0.75%-1%,今年有望達到2%左右的水平。
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在5月議息會議后曾表示,美聯儲可能在接下來的兩次會議中,每次加息50個基點。
分析認為,美聯儲在6月的議息會議上,大概率仍將維持較為激進的加息幅度。但不論通脹拐點和經濟衰退哪個先到來,都有可能改變美聯儲目前比較鷹派的貨幣政策。王昕杰解釋,通脹如預期的緩解之后,美聯儲的工作會集中在支持經濟,雖然不會看到貨幣政策的轉向,但是從程度上來說應該會有所收斂。
CharlesSchwab首席固收策略師KathyJones坦言,市場希望有一個更好的數字,目前的數據還不足以讓市場排除美聯儲進一步收緊貨幣政策的可能性。
歐元兌美元本周大幅下挫跌至五年低位,主要受累于強勢美元,歐洲經濟放緩也拖累歐元
:歐元兌美元日走勢
俄烏危機導致能源價格上漲,歐洲經濟增速放緩
俄烏危機對歐洲發達經濟體的影響主要體現在能源貿易、生產供應鏈和消費水平上。能源是俄烏危機溢出的主要渠道。數據顯示,二十多個歐洲國家對俄羅斯存在能源依賴,其中德國、奧地利等國俄羅斯天然氣占其國內供應比例超過了60%。根據歐盟委員會的評估,在目前對俄制裁情況下,全球液化天然氣供應能力無法滿足歐洲的需求。
俄烏沖突對區域經濟另一嚴重沖擊體現在供應鏈上。據國際船舶網分析,今年3月和4月,集運公司分別上調“集裝箱綜合費率附加費”“燃油附加費”等費用,國際海運價格漲幅恐將上升50%。根據德國統計局披露,至今年4月,德國共有約79%的工業企業反映其供應鏈遭受“顯著影響”,其中36%表示其供應鏈已經“嚴重中斷”。
能源漲價,供應鏈受阻之下,歐洲國家迎來了創紀錄的高通脹。一季度末德國通脹達到7.6%。二戰結束以來,德國只在上世紀70年代的石油危機和90年代的兩德統一過程中出現過這種程度的通脹。其國內專家指出,如果危機持續擴大,德國的通脹率還將在現有基礎上再上升2.3個百分點。
當地時間5月10日,經合組織發布報告稱,經合組織綜合領先指數(OECDCLI)繼續顯示歐洲經濟增長速度放緩,整個經合組織地區增長穩定。
在通脹上升和制造業預期下降的影響下,CLI指數顯示歐洲經濟增長速度繼續放緩,特別是在法國、德國、意大利和英國。
在歐洲以外,CLI指數顯示加拿大、日本和美國等國都繼續保持著穩定增長。大多數主要新興經濟體也將如預計保持穩定增長,特別是中國(工業領域)和印度。然而,在巴西,CLI指數繼續顯示增長放緩。CLI指數取決于多種因素,當前與烏克蘭危機和新冠疫情相關的不確定性導致CLI指數及其組成部分的波動比平時更大。
歐洲央行逐步轉為鷹派立場
市場預計,歐洲央行最終也會加息,盡管速度會慢一點。歐洲目前面對的通脹率幾乎是歐洲央行2%的目標四倍多,現在,拉加德等歐洲央行官員越來越多地公開暗示在7月會議上加息的可能。盡管美聯儲和英國央行的政策收緊進展順利,但歐洲央行自2011年以來并未提高借貸成本。其存款利率自2014年以來一直為負。
歐洲央行行長拉加德周三表示,可能會在下個季度初凈購債結束“數周”之后進行十多年來的首次加息,并最快會在7月采取行動。
歐洲央行管委維勒魯瓦在一次講話中也表示,歐洲央行將在今年夏天開始加息,不排除歐洲央行下次加息會議的可能性,并傳達出歐洲央行可能會在年底將利率升至零以上的信號。他的這番言論也呼應了其數位同僚的觀點。周二,歐洲央行管委內格爾表示,如果新的數據證實通脹過高,歐洲央行應該在7月份加息。
瑞銀以ReinhardCluse為首的經濟學家在給客戶的一份報告中表示,隨著7月的加息似乎已經達成,歐洲央行內部的討論可能會轉向中性利率以及實現目標的途徑。
分析師看跌歐元兌美元前景
歐洲最大的資產管理公司Amundi認為,歐洲經濟衰退的威脅越來越大,這將阻止歐洲央行將利率提高到零以上。
Amundi首席投資官VincentMortier表示,他預計歐洲央行將把控制政府借貸成本置于抗擊通脹之上,這一決定將使歐洲央行在抗擊通脹方面進一步落后于美聯儲,并使歐元兌美元匯率首次跌至1。我們正面臨歐元區經濟增長放緩,甚至可能陷入衰退。我們預計未來6個月歐元將跌至與美元平價。
Mortier表示,市場高估了歐洲央行,經濟不景氣和對歐元區一些負債較重的成員國借貸成本上升阻礙了歐洲央行加息。今年晚些時候,歐洲央行只會從目前的-0.5%的創紀錄低點加息兩次,每次25個基點,然后就會停止加息。而貨幣市場目前預計,2022年至少會有3次加息,到2024年年中還會進一步加息至約1.5%。
相比之下,美聯儲今年迄今已將政策利率上調0.75個百分點,至0.75%至1%的區間。預計其將在未來幾個月繼續積極收緊政策。
摩根大通預計,隨著俄烏局勢的影響對歐洲構成壓力,疊加美國利率上升提振美元,歐元兌美元二十年來將首次測試平價關口。
分析師PaulMeggyesi把他對歐元的1年期預測從1.08下調至1.02。他表示,預計會測試平價。歐元兌美元目前在1.04附近。市場終于開始接受,烏克蘭危機對歐元區經濟構成的沖擊不成比例,并對這種貨幣構成威脅,而這正是我們自開戰以來一直所認為的,在抵消滯脹沖擊對歐元的負面影響方面,歐洲央行最終幾乎沒什么能做的。
英鎊兌美元本周跌至兩年低位,受累于強勢美元,同時英國經濟放緩給英鎊壓力
:英鎊兌美元日走勢
英國3月份經濟意外萎縮一季度GDP僅增0.8%。英國3月份經濟意外萎縮,原因是生活成本飆升導致消費者削減支出。
英國國家統計局周四發布的數據顯示,3月國內生產總值(GDP)較2月份下降0.1%,意味著第一季度經濟僅增長了0.8%,低于經濟學家預測的1%。
盡管季度增長使產出恢復到疫情前的水平,但幾乎可以肯定的是,這將是今年的高點,因為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最嚴重的通脹預計將導致英國經濟迅速失去動力,并可能陷入衰退。僅在3月份,服務業和制造業的產出都縮水了0.2%。面向消費者的服務業下降了1.8%。
英國央行副行長戴夫-拉姆斯登(DaveRamsden)周四表示,該行將不得不進一步提高利率,以控制飆升的物價,英國幾十年來最嚴重的通脹危機可能需要更長的時間才能完全緩解。
這番言論是對那些已經在艱難應對生活成本危機的英國家庭的又一次警告,生活成本下降正在侵蝕人們的收入,使更多英國人陷入貧困。
拉姆斯登表示,就業市場可能比英國央行預期的更為強勁,從而推動價格持續上漲。目前英國通脹率已經達到7%,年底前可能會超過10%。作為回應,英國央行上周將利率上調至1%,這是該行連續第四個月加息,盡管該行也警告稱,今年晚些時候經濟將大幅放緩。
市場預期利率將在2023年中期觸及2.5%,對此拉姆斯登拒絕置評,但他表示,投資者和他一樣,都擔心通脹上行風險。他表示:當然,根據我目前對前景的評估,就貨幣政策必須收緊到何種程度而言,我們還沒有到那個地步。我仍然非常、非常支持前瞻性指引,即未來幾個月很可能需要進一步收緊政策。
分析人士表示,英國央行對短期內控制通脹的信心不足,對未來經濟前景的擔憂加劇。隨后的通脹降溫和經濟影響將使英國央行謹慎行事。
上周四,英國央行再次將利率上調25個基點至1%。自去年12月以來,英國央行已連續四次加息;到目前為止,英國利率已升至2009年以來的最高水平。英國央行還表示,將考慮積極出售根據量化寬松政策購買的債券,這是量化寬松政策10年前推出以來的一個里程碑。
然而,英國央行表示,今年,英國面臨著經濟衰退和超過10%的通脹雙重打擊的風險。英國央行行長貝利也對經濟復蘇的前景表示悲觀,稱物價上漲開始限制經濟增長,并可能使經濟陷入衰退。
渣打銀行預計,在6月和8月分別將利率提高25個基點至1.5%后,英國央行將停止加息。此前,預計它只會在8月份提高利率。我們仍然認為,今年的市場定價(年底前再加息25個基點4-5次)過于激進;因此,盡管不能排除在第四季度進一步收緊貨幣政策的可能性,但我們相信英國央行將在利率達到1.50%時暫停加息,以評估新數據。預計明年利率將達到2.00%的峰值,因此預計2023年將有兩次額外加息(之前預計為三次),最有可能在第二季度和第三季度,但這些額外加息的時間在現階段非常不確定。
大華銀行指出,下行勢頭改善表明英鎊將跌破1.22。下一支撐位于1.2140。隨后英鎊跌破1.22觸及1.2165。雖然短期超賣可以放慢其進一步下跌速度,但英鎊仍可能進一步走低。1.2140下方的下一支撐為1.2100。上漲方面,若突破1.23(昨日強勁阻力位為1.2380),則表明始于上周末期的跌勢結束。
美元兌加元本周維持震蕩上升至兩年高位,強勢美元支持匯價,但加拿大央行加息預期和高油價限制漲幅
:美元兌加元日走勢
加拿大央行釋放出鷹派基調,限制加元下跌。此前,加拿大銀行于4月13日宣布加息50個基點,這是七國集團中第一個宣布加息50個基點的國家。與此同時,加拿大銀行發誓要抑制通貨膨脹,因此市場普遍預計加拿大將在6月1日宣布至少50個基點的再次加息!
另一方面,油價創下新高,經濟日益穩定。加拿大統計局宣布,3月份大宗商品貿易大幅增長,進出口均創下歷史新高。一系列好消息接踵而至,刺激了加元的升值,使加元兌人民幣再次升值至5.20。
加拿大央行副行長格拉韋勒ToniGravelle表示,借貸成本需要迅速上升到更正常的水平,以使通貨膨脹回到目標,目前1%的政策利率“刺激性太強”。格拉韋勒重申,利率需要進一步上升到2-3%的中性范圍,以冷卻加拿大國內通脹并。
加拿大銀行高級副行長羅杰斯:加拿大銀行正在提高利率,需要進一步提高政策利率。加拿大銀行并沒有處于“自主”模式以應對問題,并承諾將通脹率恢復到目標水平。隨著通貨膨脹“接近7%”并蔓延到更多的日常必需品,它正在擠壓家庭預算,給企業帶來壓力。
富國銀行外匯策略師ErikNelson表示,加拿大銀行是“最強硬”的央行之一,可能比美聯儲更強硬。因此,鷹派央行和高油價的結合意味著加元可以保持堅挺。
美元兌日元本周震蕩回落,連續大幅度上漲之后匯價回落調整,日元避險需求升溫也促使匯價回落
:美元兌日元日走勢
策略師表示,日元兩個月的自由落體式下跌似已結束,美聯儲加息預計將對美國經濟造成的損害,均提振了日元的避險資產屬性。
美國國債收益率近日下行仍有助于壓低美元兌日元匯率,即使這對美元兌其他貨幣沒有幫助。隨著美國股市大跌,日元的避險地位似乎也在一定程度上得以重新確立。一度是今年以來受沖擊最大的貨幣之一,現在種種因素正合力推動日元大幅反彈。
澳新銀行表示,預計日元將反彈,因為美國股市的下跌推動美國國債收益率走低,從而令美元走強的主要動力消失。同時,巴克萊證券日本表示,日元的單邊下跌已經結束。分析估計日元兌美元可能回到125左右。
澳新銀行駐東京的外匯和大宗商品銷售主管HiroyukiMachida表示,自道瓊斯指數失守關鍵技術位以來,市場情緒已經轉變;此前,盡管美聯儲大幅加息,道瓊斯指數仍得以守住該技術位,保持高位區間運行,風險資產終于出現了調整,隨著市場轉向避險趨勢,這加大了日元的買盤。
ShinkinAssetManagement駐東京的首席市場分析師JunKato表示,由于烏克蘭局勢、激進加息對美國經濟的影響等因素對全球增長影響負面,日元的前景正在改善。隨著央行轉向鷹派,流動性的萎縮可能也會刺激對優質資產的買盤,從而有助于遏制美國收益率升勢。
Kato稱,似乎沒什么理由能推動10年期美國國債收益率回到3%以上,因為這一水平反映了市場對美聯儲政策前景充分定價。他說,在市場決定下一個方向之前,日元可能在1美元兌128-133日元區間波動,并有上試125的可能性。
Kato稱,日元仍有足夠的反彈空間。日元兌美元今年仍下跌超過10%,因為盡管其他的主要央行收緊政策,日本央行仍堅持鴿派立場。大宗商品價格上漲有損日本資源進口型的經濟,這也令日元承壓。
巴克萊證券日本駐東京的外匯策略師ShinichiroKadota表示,就在一周前,日元跌至1美元兌135日元還被認為是有可能的,現在則似乎不大可能了。美元兌日元的單邊上升路線似乎正在轉向,市場可能不再積極地預期連續加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