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國銀行研究院披露。報告預計,二季度利率水平將逐步下調,流動性保持合理充裕。
報告分析,債市投機現象有所遏制,為利率有序下降創造條件。去年12月以來,一些金融機構形成降息預期、加力布局債券資產,導致債市到期收益率的過快下行和債券價格的過度升高。
報告認為,今年一季度人民銀行暫停開展公開市場國債買入操作,并適度收緊流動性投放。經過調整,目前債市利率逐步回升至合理水平,投機現象有所緩解。
報告發布現場
利率水平將逐步下調
報告指出,二季度,隨著政策發力及需求回暖,社會融資有望保持穩步增長。
報告預計,另一方面,實施適度寬松貨幣政策將使流動性保持充裕。提出“優化和創新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等要求。預計二季度相關總量型和結構型貨幣政策工具將逐步落地,貨幣市場緊平衡將得到明顯舒緩。但為防范債市投機苗頭復燃,利率水平或不會大幅下調。
債券市場風險持續收斂
報告預計,二季度債市波動趨于減弱,債券收益率低位震蕩,風險持續收斂。
從需求端看,金融機構出于資產配置需求,仍會對低波動、低風險的債券有較強的配置意愿。但是,隨著債券供給不斷增加,金融機構面臨的資產荒問題得到顯著緩解,而且“理財—債基贖回”、股市分流配債資金等因素可能會對債券需求產生擾動。
人民幣匯率穩定仍具備較為堅實基礎
報告展望,二季度人民幣匯率能夠基本穩定在合理均衡水平。一方面,美國貨幣政策不確定性較強,對人民幣兌美元匯率穩定造成壓力。關稅可能加劇美國通脹反彈風險,增加美聯儲貨幣政策不確定性。美國“加關稅、加利率”對國際貿易及金融市場形勢將產生重大沖擊,也會影響人民幣兌美元匯率穩定。
另一方面,人民幣匯率穩定仍具備較為堅實基礎。一是政府部門積累了豐富而有效的政策工具,仍可繼續采用。除前期已采用的發行離岸市場央票、上調跨境融資宏觀審慎參數外,未來還可通過適時下調外匯存款準備金率、上調遠期售匯風險準備金率、下調境內企業境外放款宏觀審慎系數、明確宣布重啟逆周期因子等措施維護匯率穩定。
二是資本市場回暖加速境外資本流入。去年10月以來,陸股通成交金額明顯超出此前水平。今年一季度,受人工智能等高科技板塊支撐,股市保持良好態勢,價值重估下外資看多中國市場,2025年2月陸股通成交金額達到3.91萬億元,明顯高于去年同期。目前這一趨勢仍在延續,預計外資流入將為維護國際收支平衡和匯率穩定提供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