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板塊2024年已觸底,2025年有望駛入增長軌道。”3月26日下午,在中聯重科的2024年度業績交流會上,公司董秘陶兆波如是介紹。前一日,該企業交出了一份收入微降、歸母凈利潤微增的2024年年報,其中,傳統產品板塊收入有較大下滑。
中聯重科的傳統產品主要是混凝土機械、起重機械,2024年收入同比分別下滑了6.80%、23.35%,是細分產品類別中下滑較大的板塊,對應的收入占比也在下降。整體來看,2024年中聯重科實現營業收入454.78億元,同比下降3.39%;歸母凈利潤35.20億元,同比增長0.41%。其中,境外收入233.8億元,首超境內收入。
根據中聯重科年報披露,傳統產品中,去年混凝土機械收入80.13億元,同比減少6.80%,收入占比為17.62%,減少0.65個百分點;起重機械收入147.86億元,同比減少23.35%,收入占比32.51%,減少8.47個百分點。
在國內工程機械市場低迷的背景下,公司2025年業績增長支撐來自何處?陶兆波介紹稱,公司全力加速向多元化、全球化、數字化轉型,積極培育新的增長曲線,這些轉型舉措顯著增強了公司發展的穩定性,讓企業進入非周期、可持續的發展通道。
多元化方面,據陶兆波介紹,中聯重科大力培育了土方機械、高空機械、農業機械、礦山機械等第二增長曲線年末,第二增長曲線%。同時,公司也布局了具身智能等未來產業作為公司的第三增長曲線。
不過,例如,2024年中聯重科農業機械收入46.5億元,同比增長了122.29%,但2023年這兩項數據分別是20.92億元,同比下降2.17%,2022年則是21.38億元,同比下滑26.43%;土方機械2024年收入66.71億元,同比僅微增0.34%,但2023年、2022年分別是同比增長89.32%、同比增長8.50%,2024年增長“失速”。
高空機械則在近幾年保持著穩定增長,2021年至2024年收入分別是33.51億元、45.96億元、57.07億元及68.33億元,近三年的同比增速分別是37.15%、24.16%及19.74%。
高空機械板塊業務高速增長,中聯重科此前有分拆該板塊上市的計劃,但在去年9月宣布終止。
全球化背景下,境外市場帶來高毛利率
“全球化”是中聯重科2024年年報的亮點之一。從收入占比來看,去年中聯重科首次實現境外收入對境內收入的反超,收入占比達到51.41%。陶兆波也介紹稱,公司參與全球的競爭,過去三年境外收入復合增長率達到59.23%,公司避開了國內市場的內卷,可以為各大業務板塊拓展至少兩倍的發展空間。
此外,在回復投資者提問時,中聯重科介紹,按產品類別看,混凝土和起重機械的海外收入占比在其板塊銷售收入的占比已過半。海外市場蘊含著巨大的發展潛力和空間,公司高度重視海外市場的品類拓展,已將超過半數的研發資源投入海外。
需要注意的是,2024年12月31日,中聯重科的應收賬款原值和長期應收款原值分別為288.74億元及146.14億元,壞賬準備分別為43.66億元和7.13億元。按賬齡統計的應收賬款中,1年以內為168.76億元,1年至2年為37.87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