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2024年年報披露進入高峰期,近期A股市場迎來分紅熱潮,眾多上市公司公布分紅預案,引發了市場的廣泛關注。根據Wind數據,截至3月30日,A股共有788家上市公司擬進行2024年度現金分紅,每10股派發現金紅利超過1元的有528家。
數據現金流ETF:長期跑贏紅利、聚焦大中市值、月月評估分紅
紅利國企ETF:股息率高、連續11個月分紅、真月月分紅
新“國九條”明確強化上市公司現金分紅監管,鼓勵公司制定中長期分紅規劃,合理提高分紅率。新的分紅和退市規則于2025年1月1日正式實施,上市公司2024年年報成為首個適用的年度報告。在當前經濟弱復蘇背景下,預計政策引導下短期市場風格或將持續向紅利、大盤風格傾斜。
數據作為市場增量資金的重要構成部分,險資基于對穩定年度業績和追求絕對收益的考慮,更加傾向于選擇具有持續分紅能力的企業作為投資標的。今年1月多部門聯合印發,險資為代表的中長期資金正在加速入場,紅利資產的市場價值將進一步凸顯。
從宏觀環境來看,2025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實施“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強調“適時降準降息”,3月6日央行行長也表示“今年將根據國內外經濟金融形勢和金融市場情況,擇機降準降息”。
宏觀穩增長的政策基調下,流動性環境易松難緊,目前10年期國債到期收益率已跌近1.8%,而紅利資產股息率較高,以上證紅利國企為例,截至2025年3月,股息率超6%,對于投資者的吸引力增強。
臨近“四月決斷”,市場風格明顯從成長風格轉向價值風格。前期科技股市場熱度空前高漲,遠超其基本面所支撐的合理區間。隨著上市公司財報進入密集披露期,市場的投資邏輯正發生深刻轉變,從單純基于未來預期驅動的投資模式,逐步向以業績驗證為核心的邏輯過渡,現金流穩健、股息率高的價值板塊有望受青睞。
資產配置方面,“科技+紅利”啞鈴型策略受到關注,既可以捕捉科技股的成長機會,也能利用紅利資產來抵御可能存在的市場風險。
現金流ETF跟蹤富時現金流指數,優選“現金流充足”的成分股,剔除金融和房地產行業,共含有50只成分股。業績表現上來看,富時現金流指數的長期業績突出,以全收益指數計算,基日以來,富時現金流指數年化收益率超20%,累計漲幅達602.17%,顯著高于滬深300的116.13%的和中證紅利的287.57%,連續9年跑贏中證紅利指數。
另外,現金流ETF在分紅機制上設置了“月月評估分紅”的條款。有望提升投資者的投資體驗。3月11日,現金流ETF官宣首次分紅。市場主線不明朗背景下,抓住一只月月評估分紅的現金流產品,對于投資者來說無疑是很好的情緒價值。
已經連續第11個月官宣分紅,也就是說在上市后的每個月都做到了分紅,是市場上少有的每月踐行分紅的ETF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