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北京億華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億華通)再度遞表港交所,尋求登陸香港主板,以實現A+H上市,億華通由國泰君安(601211)國際和智富聯席保薦,公司首次遞表(1月27日)時的招股書此前已失效。
A股上市2年,搭車冬奧會還虧錢
億華通主營燃料電池系統,主要業務包括燃料電池系統銷售、燃料電池部件銷售、提供技術開發服務等,招股書表示按照2021年車用燃料電池系統總銷售功率計算,億華通在中國該市場排名第一,市場份額為27.8%。
2019年至2022年一季度,億華通的營業收入分別為5.5億元、5.7億元、6.3億元、9705.9萬元;凈利潤分別為4589.9萬元、-976.2萬元、-1.9億元、-3538.8萬元。
值得注意的是,億華通在2020年8月就頂著“氫能源第一股”的頭銜登陸了科創板,累計融資15.5億元,也就是說在A股上市2年以來,億華通還在持續虧錢,從招股書來看原因主要有公司就應收賬款的重大減值虧損計提撥備、雇員人數增加、持續投資研發新品等。
其中2019年至2022年一季度,億華通的應收賬款預期信用損失撥備分別為8199.5萬元、1.7億元、3.4億元、3.4億元,主要是因為一些主要客戶有大額應收賬款未能結清。比如曾經的大客戶上海申龍的母公司從2019年開始陷入資金流困境,報告期內億華通對上海申龍的應收賬款每年都有大約3億元,到2021年億華通似乎對能收回這些錢已經不抱希望,計提了其中的90%約2.5億元。
另外,億華通還面臨著市場競爭加劇帶來的降價及毛利率下滑壓力。報告期內,億華通產品每kw的平均售價持續調低,從2019年的20200元下降至2022年一季度的5600元,再加上其他因素,其整體毛利率從2019年的44.5%下降至2021年的37.5%,2022年一季度才有所回升至41%。
種種問題對億華通的業績造成影響,這使得公司2021年即使為北京冬奧會指定的交通服務用車供應燃料電池系統,虧損也進一步擴大。當年北京冬奧會業務為億華通帶來2.3億元營收,占當年燃料電池系統銷售的44.3%,燃料電池系統業務整體也比2020年多收入約1800萬元,但該業務毛利卻比2020年減少了1600萬元。甚至北京冬奧會前后億華通的股價還走成了主跌浪,4月27日創下歷史新低66.57元,較最高價248.96元跌掉73.3%。
并且億華通還面臨依賴主要客戶卻無法訂立長期銷售協議,應收賬款平均周轉需一至兩年、大大超出公司授予客戶90天的信用期等諸多問題。
億華通科創板走勢
對核心子公司的控制可能減弱
億華通在科創板上市后,除了虧損問題沒有得到有效解決,還存在對核心子公司控制減弱的風險。
上海神力科技(以下簡稱:上海神力)主要從事燃料電池電堆及燃料電池測試設備,是億華通的主要子公司之一。截至2022年一季度,上海神力占億華通總資產的比例為22.1%,并且億華通燃料電池系統所搭載的電堆很大一部分來自上海神力,在2022年一季度的比重高達87.9%。當期公司整體毛利率回升至41%,同比提高20.2個百分點,燃料電池系統毛利率從2021年一季度的24.5%提升至43.3%,主要是因為生產規模擴大和搭載本集團電堆的產品銷量增加,由此可見上海神力對于億華通的重要性。
然而,自億華通A股上市以來,在對上海力神的控制上卻發生了變化。2019年至2022年一季度,億華通通過直接持股和受上海神頡(上海神力的員工持股)委托能夠行使的上海神力投票權分別為47.45%、45.55%、36.41%、36.41%,可見億華通科創板上市后這一比例呈下降態勢。另外,上海神頡已將其持有的全部上海神力股權質押給了深創投制造,若到2022年12月31日,上海神頡仍未繳足注冊資本,則其持有的全部或部分上海神力股權可能被以拍賣或銷售等方式出售。
如果失去對上海神力的控制,億華通可能無法將上海神力并表,公司的業務戰略、業績都可能受到不利影響。
不斷虧錢、科創板股價萎靡、對核心子公司的投票權比例下降,困難不少的億華通能否實現A+H上市,銀柿財經將保持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