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有90只發起式基金成立,。2000萬元的發起式新基金已是常態。
僅銷售了5天的華泰紫金中證醫藥50指數型發起式基金宣布成立。公告顯示,該基金5天內募集了1573.07萬元,其中華泰資管于4月22日自購了A類1500.2萬元,占該基金總份額的95.45%。同時,公司員工自購了1.3萬元,兩者合計占了基金總份額的95.45%。
募集期間只有3天。
除此之外,4月成立的上銀新能源產業精選混合發起式基金,募集份額為1982.0626萬份,其中上銀基金自購1000.045萬份,占基金總份額的50.45%,占A類總份額的93.11%。
嘉實中證半導體產業指數增強型發起式基金,募集份額為2225.3036萬份,其中嘉實基金自購A類1000.09萬份,占基金A類份額的64.07%,占基金總份額的44.94%。
“發起式基金的首發也表明,散戶對新基金的冷淡,投資者沒有信心,。”前述深圳基金公司人士表示。
眾所周知,對于發起式基金而言,并沒有對基金成立的規模有所限制,其更注重基金管理人與投資者利益捆綁、風險共擔。發起人認購新基金的金額不少于1000萬元,且持有期限不少于3年。同時,發起式基金也是寬進嚴出的體現。在降低了募集成立門檻的同時,要求基金合同生效三年后,如果基金資產規模低于2億元,基金合同自動終止。
仔細分析上述數據不難發現,代銷機構在新基金銷售時乏力。以華泰紫金中證醫藥50指數基金來看,根據該基金的份額發售公告顯示,該基金首發時共有華泰證券、中信建投證券、天天基金、雪球等在內總計28家銷售機構。。
而中歐中短債基金的首發規模在扣除基金公司自購金額外,。
“新基金賣不動,發起式基金募集門檻低,先保底成立,有了業績之后再做持營,估計各家公司都是想播個種子。不過,基金公司把自己的資金與基金業績綁定了,普通持有人可以先觀察一下它的業績表現再決定是否申購。”前述深圳某基金公司人士表示。
滬上某公募基金人士在接受電話采訪時指出:“現在新基金確實很難賣,尤其是指數型基金,銀行都不是很愿意賣這種類型。如果產品沒有太多創新,也不是公司重要的戰略布局,也不會耗費太多的精力,等著后面再做持營吧。”
而在采訪時,也有不少人士提出,募集資金偏低的原因有可能是趕在批文到期前發行,畢竟拿到批文后的6個月必須發行。翻閱公開資料顯示,華泰紫金中證醫藥50指數型發起式基金和嘉實中證半導體產業指數增強型發起式基金獲取批文的時間都是在2021年12月,而上銀新能源發起式基金和中歐中短債基金和的批文獲取時間則是分別在2022年的2月、3月。
李娜
段煉 葉峰 杜恒峰 易啟江
盧祥勇
封面:攝圖網_501703662
。唇浽S可禁止轉載、摘編、及鏡像等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