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由于醫藥板塊行情震蕩,機構投資者對醫藥股展開了密集調研。 在醫療器械、創新藥等細分領域的上市公司調研會上,紅杉、?べY產、博裕資本、高毅資產、運舟資本、高盛、摩根大通、中金公司、華夏基金、中歐基金等頭部機構紛紛現身。 調研時,機構投資者向相關公司進行了積極提問,關注的重點包括醫療反腐政策對公司的影響、研發費用是否充足、業務數據為何下滑等。 紅杉、?べY產等調研南微醫學 8月8日,南微醫學舉行了現場會議,此次調研吸引了217家機構的參與,知名投資機構紅杉醫藥、博裕資本、高毅資產、聚鳴投資、?べY產、中國人壽養老保險、和諧匯一、華夏基金、匯添富基金、中歐基金、中信證券等在列。 南微醫學是一家主要從事微創醫療器械研發、制造和銷售的企業,公司主要產品包括內鏡診療器械和腫瘤消融設備及耗材。調研當周,公司股價下跌2.86%,今年以來累計下跌8.58%。 截至2023年二季度末,公司的機構投資者包括工銀瑞信基金、大成基金、泓德基金、華寶基金、鵬華基金等。不僅如此,外資系基金施羅德環球基金系列中國A股、社保基金等也有部分持股。 調研過程中,在被問及最近醫療反腐政策對公司和市場的影響時,南微醫學表示,公司一向重視合規運營,國內銷售費用率較低,醫療反腐政策可能會對公司新產品市場推廣和學術活動有短期影響,但長遠來看,反腐政策有利于優化市場,讓國內市場更加健康良性發展,對追求產品創新和性價比的企業是好事。 半年報顯示,2023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收11.47億元,同比增長19.46%;實現歸母凈利潤2.64億元,同比增長111.69%,扣除上年同期股份支付影響,同比增長70.97%;扣非歸母凈利潤2.59億元,同比增長116.87%,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2.43億元,同比增長539.07%。 方正證券研究所表示,隨著診療復蘇,擇期手術需求釋放帶動主營業務快速放量。同時,海外銷售改革也加速提升了國際市場的占有率。公司降本增效成果顯著,盈利水平改善亮眼。 高盛、摩根大通等調研百濟神州 8月4日,百濟神州舉行的會議吸引了188家機構的參與,包括知名投資機構景林資產、瓴仁投資、摩根資管、施羅德投資、南方基金、中金公司、高盛集團、高毅資產、華夏基金、易方達基金等。 百濟神州是一家全球性、商業階段的生物科技公司,專注于研究、開發、生產以及商業化創新型藥物。公司與百時美施貴寶、安進、諾華等公司開展了廣泛而深入的合作。調研當周,公司股價下跌5.97%,今年以來累計下跌9.02%。截至2023年二季度末,公司的機構投資者包括鵬華基金、中銀基金、中信建投基金、興業基金、工銀瑞信基金等公募。 調研過程中,在被問及公司未來研發費用的趨勢時,公司表示,他們建立了業內規模最大、最高產的腫瘤研究團隊之一,有超過1000名科學家,預計從2024年起每年推出10款差異化新分子實體。公司通過內部生產和不依賴CRO的臨床開發模型,以顯著降低的成本,加快從臨床前候選化合物到臨床概念驗證進程。公司始終進行審慎的財務規劃與決策、維持公司高效運作,驅動長期價值創造。 東吳證券研究所認為,公司2023年二季度取得了強勁的業績,產品總收入達5.54億美元,同比增長82%。公司上半年凈虧損7.295億美元,2022年同期為10.057億美元,虧損連續兩個季度同比收窄,產品收入增長超過了經營費用增長,看到盈利信號。目前,公司的現金、現金等價物為35億美金,可支撐較長時間的研發。 中金公司、運舟資本等調研維力醫療 8月9日,維力醫療舉行的調研吸引了144家機構的參與,包括淡水泉投資、野村投資、和諧匯一、匯添富基金、中國人壽資產管理、中金公司、運舟資本等。 維力醫療是全球醫用導管主要供應商之一,主要從事麻醉、泌尿、呼吸、血液透析等領域醫用導管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產品在臨床上廣泛應用于手術、治療、急救和護理等醫療領域。調研當周,公司股價下跌5.19%,今年以來累計下跌35%。 截至2023年二季度末,公司的機構投資者包括華泰柏瑞基金、富國基金、大家保險、易方達基金、萬家基金等。 調研時,機構投資者比較關注上半年外銷業務下滑的原因。公司表示,一是由于去年同期外銷基數較大;二是兩大北美客戶消化庫存,訂單減少;三是新增的大客戶項目處于交付磨合期,訂單量處于爬坡期。從7月份開始,海外大客戶訂單正在逐漸恢復,新的大客戶業務也開始逐步穩定供貨,預計下半年外銷整體業務將逐步恢復。 華金證券研究所認為,公司業績短期承壓,上半年業績略低于市場預期,主要因為受到北美大客戶去庫存影響,相關訂單量有所下滑,導致海外業務收入階段性承壓。不過,公司持續拓展新的大客戶,獸用產品線取得突破,初步建立了海外銷售網絡,并形成收入,持續看好公司長期發展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