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西安人用一碗油潑面就能征服外地游客時,蘭湘子卻反手把辣椒炒肉塞進他們的胃里,這個在“碳水之都”里硬生生撕開湘菜口子的品牌,6年狂開380+直營店,甚至讓北京白領排隊兩小時只為吃一口“陜西版小炒黃牛肉”。
2019年,當創始團隊在西安開出第一家蘭湘子時,幾乎沒人相信湘菜能在這里活下來。畢竟,陜西人的胃是“面做的”,連涼皮都要分“米皮”“搟面皮”的較真程度,怎會容忍辣得過癮的湘菜?
但蘭湘子用“25分鐘上齊菜”“人均50元吃到撐”“透明廚房現炒”三招,硬是把“湘菜小炒”做成了西安商場的流量密碼。
更勵志的是,它帶著這套打法一路[*]進北京、蘇州、武漢等地,在全國開起了直營店,在中餐連鎖化高度內卷的市場紅海中,走出一條“非典型”的出陜路徑。
01▶
湘菜作為中式餐飲版圖中的重要一極,其“香辣成癮”的基因自帶流量密碼,在全國市場都有很高的普及率和接受度。
回到2019年,湘菜市場規模已突破3000億元,發展熱度仍持續升溫。存量企業在“廝[*]”中求生存,新入局者還在不斷增加。
同年4月,蘭湘子·湘菜小炒首店在西安解放路商圈的民樂園萬達廣場“上線”,兩個月后開出第二家店。
據“當時品類還沒有TOP品牌,也沒有全國連鎖的品牌。”聯合創始人陳波曾在接受對外時坦言。這給了蘭湘子深耕的機會,使其有機會朝著中式正餐領域頭部品牌的方向發力。
區別于炊煙時代、費大廚等湘菜品牌扎堆單品爆款,蘭湘子選擇了另一種路徑——從爆品戰略轉向細分品類戰略,通過聚焦“湘菜小炒”來形成競爭優勢。從商業戰略層面審視,這種模式既能保留湘菜“鮮、香、辣”的核心風味,又降低了單一爆款風險。
不過,“如果從產業端結合消費端去看的話,大單品戰略的勝數或許更大,”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對蘭湘子對核心受眾及場景消費也進行了深入洞察。其將目標群體鎖定在25-35歲上班族,“外出就餐底層需求是既要下飯又要好吃還要高性價比。”陳波曾接受媒體專訪時指出。
蘭湘子打造的快餐式效率、正餐級品質,以及大眾化客單價,逐漸成為上班族更為青睞的餐飲選擇。
不過,蘭湘子也曾經歷戰略試錯,據02▶
在蘭湘子就餐,很難不注意到蘭湘子的藍色計時沙漏。進店點菜后,服務員會放置好沙漏,并表明“25分鐘全上齊,超時的菜免費”。陳波曾公開表示,蘭湘子每年為此產生的送菜成本高達300萬元。
不過,這一提升上菜效率的做法,也讓蘭湘子頻陷預制菜爭議。在多個外賣平臺的評論區,“上菜速度是真的快啊,到底是不是預制”,“這恰好折射出當下餐飲業的一個共性難題:在消費者對預制菜較為敏感的市場環境下,如何既保住現炒的煙火氣,又突破中餐的效率天花板?
蘭湘子的解法是,采用標準化預處理+新鮮現炒的混合模式,用高度標準化流程打造極致效率,實現現炒與高效兼容。
據其成果直觀反映在數據上:招牌菜辣椒炒肉日常出餐僅需5分鐘,午市高峰也能控制在8分鐘內。
極致效率也體現在極簡的菜單設計上,其將餐品SKU鎖定在24-28道,避免了加工復雜、耗時較長的菜品,留下來的菜品加工時長均不超過3分鐘。
資深連鎖產業專家文志宏分析指出,通過必要的預處理,可以提高后廚出餐效率,降低人工和空間成本,同時保留現炒工藝維持中餐的鍋氣。“這種模式非常適用于正餐與快餐業態,是中餐連鎖規;l展一個必然選擇。”
不過,也有質疑指出,蘭湘子“現炒”表面是煙火氣,內核實則是標準化。當每道菜的辣椒克數、翻炒次數、火候時間都被鎖[*]在SOP里,這種可的工業化流程,某種程度上犧牲了湘菜的“鍋氣靈魂”。
03▶
對于餐飲行業來說,線下門店數量是大眾接受度的重要指標,湘菜也是如此。
穿越疫情周期,6年,16個省份,380+門店,“0閉店”紀錄。蘭湘子的急速擴張,可以說是餐飲寒冬中少見的逆襲故事。
2019年蘭湘子還只是蜷縮在西安的“地方選手”,但創始團隊踩中了餐飲業洗牌的節點。當2020年餐飲同行收縮戰線時,蘭湘子反其道而行,在西北連開14家門店,最高日翻臺12輪。
按照陳波擴店規劃,“先在各個山頭排兵布陣‘插旗’,避開那些競爭激烈的地方,打游擊戰。”
這種戰術持續生效,蘭湘子在中原、東北、華東市場次第開花,甚至在2022年行業閉店潮中逆勢新增150家門店。
行至2024年,蘭湘子邁上新臺階,開始進軍一線城市,第一站便瞄向湘菜紅海區域北京,在王府井銀泰、龍德廣場等核心商圈鋪開6家門店,后被認證為“湘菜第一品牌”。
急速擴張背后,是“師徒制+股權激勵”的支撐體系。按照該體系,門店店長能拿3%分紅,區域經理最高持股10%,新員工需要經歷“21天密室培訓”,像通關游戲般完成從切配到服務的全流程考核。
這種類合伙制的利益共享機制,較大程度上解決了連鎖餐飲痛點——標準化與人性化的矛盾。自發的創業熱情,比KPI考核顯然更有效果。
文志宏告訴值得注意的是,蘭湘子布局全國期間,國內餐飲市場正掀起加盟與出海浪潮,其中不乏海底撈、太二酸菜魚等頭部品牌。較此而言,蘭湘子保持了克制,不開放加盟,不盲目出海,堅持以直營模式不斷拓店。
這種模式并非沒有爭議。在朱丹蓬看來,直營模式屬于重資產投資,一定程度影響規;瘮U張,而且也會導致利潤受限。
壓力不可謂小,除了直營模式的隱憂,隨著行業競爭加劇,產業同質化,價格內卷,規模化后品控與服務質量把控等問題,于蘭湘子而言均是需要深度思考的課題。
新店拓展上,雖然目標百城千店,但具體執行中蘭湘子較為“保守”。陳波在去年12月的中國餐飲創新大會上表示,2025年開店規劃中沒有計劃拓展新城市,主要是鞏固已有市場,持續加密和下沉,發力華東和華北市場。
眼下,中餐連鎖化的下半場競爭已悄然開啟,蘭湘子能否持續領跑湘菜賽道,仍需時間驗證。
對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