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生物燃料原料的展望載于國際能源署在12月5日開始的一周內發表的關于可再生能源的年度更新中,并進一步指出,在北美、歐洲和亞洲,大規模擴大計劃產能可能存在巨大障礙。“在我們的主要案例中,在預測[2022-27]期間,對植物油、廢物和殘渣油和脂肪的需求增加了56%,達到7900萬噸,”IEA說。“由廢物和殘渣制成的燃料需求量特別大,因為它們滿足了美國和歐洲的溫室氣體和原料政策目標,”該機構說,“事實上,廢物和殘渣預計將用于2027年13%的生物燃料生產,高于2021年的9%。”。該報告補充說,生物燃料對全球去碳化努力作出貢獻的潛力可能會受到損害,而且從長遠來看,更雄心勃勃的凈零目標將要求生物柴油部門(FAME、可再生柴油和可持續航空燃料或SAF)的產量增加三倍以上。
總部設在巴黎的該機構表示,在未來五年內,使用過的烹調油(UCO)和動物脂肪的消費將幾乎耗盡所有的估計供應量,目前UCO和動物脂肪在整個生物燃料生產中的份額為60%,到2025年將上升到近90%。報告補充說,即使考慮到更廣泛的廢物(如棕櫚油廠廢水、妥爾油和其他農業綜合企業廢油),需求仍會膨脹到全球供應的近65%。
同一份可再生能源報告的另一個章節預測,在主要情況預測中,全球生物燃料的總需求將在2022-27年每年擴大350億升或20%,可再生柴油和生物噴氣燃料消費的增長幾乎完全集中在發達經濟體。預計供應緊張在歐洲尤為嚴重,歐洲的可再生柴油和生物噴氣燃料消費將增加,而此時許多原料,如棕櫚油和可能的豆油,將被淘汰,或至少受到越來越嚴格的限制--這反過來將推動對廢物和殘留物的需求。
然而,該報告確實強調了可以避免供應緊張的方法,提到了美國、加拿大、歐盟和歐洲集團的個別成員國(如德國)的措施,這些措施旨在發展生物燃料的供應鏈,特別是SAF。國際能源署說:“高昂的價格將促使公司和政府改善原料供應鏈,尋求新的供應并開發新的技術。”。
在以作物為基礎的原料方面,IEA說,有很大的潛力可以開發符合可持續發展要求的常規作物原料,并可以支持到2030年生物燃料產量在2021年的基礎上增加近70%。該機構說:“盡管某些原料(如植物油)的增長速度和規模有限制,但在主要情況預測中,作物已經支持到2027年液體生物燃料產量增加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