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自:上觀新聞 西方對俄石油限價的靴子近日落地。12月5日,限價令生效,七國集團聯合歐盟以及澳大利亞為俄羅斯通過海運出口原油設置每桶60美元的價格上限。與過去的能源制裁相比,西方這次打出的限價牌是出于什么考量?俄羅斯的海運石油價格上限為何設定在60美元一桶?限價令的潛在影響有哪些? 既想壓縮俄營收,又想保障原油供應 眾所周知,俄羅斯是目前世界上最重要的能源供應國之一。歐盟長期是俄羅斯石油天然氣產品最重要的市場。然而,自今年年初的俄烏沖突以來,歐美國家就發動了多輪針對俄羅斯的制裁行動,其覆蓋范圍之廣、措施之嚴苛都達到了史無前例的地步。這些激進的制裁措施破壞了歐洲與俄羅斯之間緊密的能源貿易聯系,下半年歐盟出現了嚴重的能源短缺和價格上漲的問題。 上海外國語大學上海全球治理與區域國別研究院助理研究員袁勛分析指出,值此凜冬之際,歐盟也意識到片面拒絕一切俄羅斯化石原料對全球能源和金融市場的危害,也不符合歐洲的利益。因此,此次的俄羅斯海運石油限價措施目的非常明確。就是既想通過限價壓縮俄羅斯的石油營收,同時又要保障俄羅斯繼續向全世界供應原油,穩定世界能源價格。這一限價機制將允許非歐盟國家通過海路從俄羅斯進口原油。歐盟和G7國家的航運和保險公司也可以正常地繼續受理俄羅斯原油相關業務,前提是俄羅斯的石油出口價格必須低于價格上限。同時,歐盟還會設立一個45天的過渡期,也就是在12月5日前裝載1月19日前卸載的俄羅斯石油將得到豁免。 60美元定價滿足俄羅斯基本預算要求 這次俄羅斯的海運石油價格為什么會設定在60美元一桶?袁勛表示,針對俄羅斯石油運輸價格的爭議,歐洲國家花了很久時間才就價格上限達成一致。最初,他們的估計為60到70美元,但此舉遭到了波蘭和波羅的海國家的強烈反對。他們認為這是對莫斯科過于慷慨的行為,華沙甚至一度提議將俄羅斯海運石油價格定為每桶30美元的上限。而擁有發達航運的地中海國家,包括希臘和馬耳他等國卻不想將限額降低到70美元以下,因為俄羅斯海運出口的石油主要由這些國家的航運公司承擔貨運服務,而單艘油輪的貨運價值將直接決定著其物流服務的利潤。因此直到最近,歐盟委員會才建議將上限價格定于60美元每桶。 袁勛說,還有一個容易被忽略的原因,那就是俄羅斯的預算法案的修訂。11月21日,普京簽署了俄羅斯聯邦預算法案的修正案,其中涉及了油氣預算收入規則的變更。一直以來,石油天然氣收入都是俄羅斯聯邦預算收入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長期占據著俄羅斯預算總收入50%左右的份額。這筆收入主要來自于油氣開發過程中繳納的各種稅款,以及油氣出口所產生的關稅。通常會根據烏拉爾原油的年均價格,天然氣的出口額以及美元對盧布的匯率計算出下一年的油氣基準價格,以此來訂立油氣的預算收入。如果預期的數據高于實際價格,那么聯邦預算收入就會減少。如果預測的數值低于油氣的實際價格,那么超額的收入就會自動流入國家福利基金當中,用于償還外債、穩定盧布匯率等等。只有當該基金總數超過本年度全國GDP的70%,這筆資金才可以用作直接投資。而普京11月底簽署的預算修改法案中,取消了之前基準價格的規定,直接將石油預算收入錨定在8萬億盧布的固定價格,超出的部分同樣流入國家福利基金。如果按照目前俄羅斯每天950萬桶左右的產量,每桶石油價格恰恰是60美元。而根據俄羅斯權威定價機構的信息,11月30日,從波羅的海海濱的港口運出的烏拉爾原油的每桶成本約為48美元。這個價格是不包含運費、保險費用的離岸價格,也就是說60美元一桶的離岸價格是俄羅斯可以接受的,可以保障俄羅斯預算任務的達成。同時又能避免多余的錢流入國家福利基金,讓俄羅斯政府既擁有基本的收入保障,但又無閑錢可用,避免俄羅斯出現玉石俱焚的災難性減產措施,威脅全球的能源安全。 俄羅斯石油價格和市場規模將受限 限價令將給俄羅斯與全球能源市場帶來哪些潛在影響? 袁勛認為,短期來看,俄羅斯石油的出口價格和市場規模都會受到一些影響。根據美國財政部門政策講話以及出臺的初步指南信息,可以看出此次針對俄羅斯石油出口限價的管制相當嚴格。除了加大對經紀公司、貿易商偽造發票和交易信息行為的打擊力度外,還對交易進行全流程監控。其中重點防范煉油廠以名義低價購入俄羅斯石油,但是又用返利的方式補貼給俄羅斯石油企業,使得石油的實際進口價格高于上限價格。再者就是,美國財政部還著重強調了應嚴格調查俄羅斯石油的轉口貿易,只有當俄羅斯的原油在另一個國家或司法轄區經歷了重大轉變,比如說它被加工成了一種新的產品,才能對其進行豁免。僅僅將俄羅斯的原油與外國其他產地的原油進行簡單混合,并不能算重大轉變。 此外,俄羅斯石油的出口流向會發生進一步變化。俄羅斯副總理亞歷山大·諾瓦克表示,俄羅斯將重新調整供應“面向市場為導向的合作伙伴”。因此,中國、印度、土耳其等國的對俄石油進口力度將會持續加大,很有可能近期取代歐盟成為俄羅斯石油的最主要進口國。而G7國家的上限價格也為這些國家提供了與俄羅斯議價的參考標準。上述國家或許能夠以比較低的價格購買俄羅斯的原油產品。但是俄羅斯當局也多次警告,俄不會向支持該措施的國家供應石油,甚至不惜削減產量。因此,短期原油供應端相對偏緊的局面預計將會持續,油價仍有望保持在相對的高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