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程序員“刪庫跑路”被判刑。據紅星新聞報道,從上海市楊浦區人民法院獲悉,一名 29 歲的程序員錄某未經公司許可,在離職當天,私自將即將上線的京東到家平臺系統代碼全部刪除,構成破壞計算機信息系統罪,被判處有期徒刑 10 個月。
2021 年 3 月,錄某入職上海某公司從事計算機系統研發工作,主要負責京東到家平臺的代碼研發工作。
但是 3 個月后,錄某因試用期未合格被公司勸退。于是就在離職當天,錄某未經許可用本人賬戶登錄代碼控制平臺,將其在職期間所寫京東到家平臺優惠券、預算系統以及補貼規則等代碼刪除,導致公司原定按期上線項目延后。
錄某刪除代碼后,為保證系統運行通暢,公司不得不花費 3 萬元聘請第三方公司恢復數據庫。
IT之家了解到,法院認為,被告人錄某違反國家規定,對計算機信息系統中存儲數據進行刪除,后果嚴重,其行為已構成破壞計算機信息系統罪,后判處錄某有期徒刑十個月。
對此檢察官表示,對于企業來說,程序員刪庫跑路帶來的不止是經濟上的損失,還有顧客信任度的喪失以及對企業形象的負面影響。因此,公司在平時就應完善相應的安全機制和管理制度,做好備份恢復和權限管理,防患于未然。對于程序員來說,通過刪除數據宣泄情緒是極其錯誤的行為,不僅對公司經營造成嚴重影響,更將因觸犯法律,受到法律的懲處。
說到刪庫跑路,這種事情并不少見,大家應該還記得 2020 年微盟集團程序員刪庫跑路事件,導致 300 余萬用戶無法正常使用微盟 SaaS 產品,故障時間長達 8 天 14 個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