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想接受在理想汽車2021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財務業績的財報電話會上,李想稱“十年之后再看自己的能力,希望能做成蘋果公司一樣。”在5月10日的2022年第一季度財報電話會上,李想更是透露,“理想汽車要打造像iPhone系列一樣的爆品。”
“我們的產品方案與iPhone非常類似,針對不同的價位,借助一套有效的技術平臺,推出不同的iPhone 12 Pro Max、iPhone 12 Pro、iPhone 12、iPhone 12 Mini,在不同的價位,針對不同消費需求進行精準滿足。”李想表示。
產品策略之外,理想汽車在供應鏈方面學習蘋果,加強對整條供應業鏈的控制。“目前,理想汽車力求將電機、增程器等都放在我們子公司或是合資的生產線來生產,以保證供應鏈的安全。”李想對
據了解,理想ONE此前在供應鏈方面就遇到了不少問題,車輛零部件真實供應情況沒有滿足要求,也造成了后續理想汽車的交付出現一些滯后。李想稱:“理想汽車后續也將逐步通過投資、控股的方式繼續保障供應,實現交付的穩定。”
盡管產品策略類似iPhone,但拋開疫情影響下的汽車供應鏈因素,誰也無法預測理想L9會為理想汽車來帶來多少交付量增長和業績增長。
不過,目前可以確認的一點是,擴充產品矩陣會讓理想汽車在未來一段時間內在業績方面承壓。
據了解,理想L9的底盤控制系統、智能駕駛系統等均為自研,其需要大量的研發費用。同時,根據理想汽車的“爆款”思路,新車上市必然要搭配一套完整且強勢的市場造勢,市場營銷費用和管理費用將持續攀升。
不過,高端線的產品問世,或將進一步提升理想汽車的毛利率水平。
數據顯示,2021年全年,理想汽車的毛利率達到21.3%;2022年第一季度,該數字達到了22.6%,同比增長17.3%。而李想也表示,產品線的擴充絕不意味著亂花錢——可以承受虧損,但要穩住毛利率。
事實上,對于理想汽車而言,其在2023年將面臨更大的壓力。李想在2022年第一季度財報電話會上透露:“理想汽車將在2023年推出3款車型,一款增程式車型和兩款純電產品,其中一款將是定價在20萬~30萬元之間的純電轎車。”
值得注意的是,理想汽車從2019年至今只推出了理想ONE和理想L9共2款車型。而伴隨著多款全新車型在2023年推出,理想汽車研發費用不斷增加或將成為未來一段時間的常態,業績方面或承受更大的壓力。
在加速投放產品之外,理想汽車還有很多計劃需要在2023年完成。據悉,理想汽車希望建立和完善智能駕駛的自研能力,目標是2023年之前超過小鵬汽車;理想汽車北京綠色智能制造基地也計劃在2023年底投產,年產能為10萬輛,投產車型將全部為純電動車型。
李想此前曾預計,2025年,國內將會銷售超過800萬輛智能電動車,而理想汽車在2025年拿到中國智能電動車20%以上的市場份額。對于理想汽車而言,L9或正式拉開沖洗這一目標的序幕,但其能否線年將是關鍵之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