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整整一年,小米股價卻遭到腰斬。從最高的640億美元一度跌到了274億美元。不僅沒能實現讓投資者賺一倍的承諾,反而成為了“套牢年輕人的第一支股票”。
最關鍵的一點,也是小米的致命傷:小米不再是性價比的唯一選擇。
小米曾經推出的紅米品牌給小米公司帶來了很大的利益,尤其是在銷量這個投資者比較看重的門面上,小米依靠紅米這個系列的機型帶動了很高的銷量。
不過現在曾經被稱為“智商收割機”的OPPO與vivo也開始進攻這一市場,小米的千元機市場將受到嚴峻的挑戰。
另外,千元機市場收割的主要就是低線市場的用戶群體,而在這一市場范圍內,OV的線下渠道布局,又將發揮出極大的優勢。
小米本身線下渠道并不占優,現在連曾經的千元機產品也落后了,其在低線市場的競爭力,就將進一步削弱了。
反觀小米,在自己腹地被人深入之后,卻沒有有效的武器去對抗對手。在高端市場,小米2018年推出的MIX3可以說是完敗。
研發費用的本質不是越多越好,我不同意華為(研發費用率要持續高于10%)的說法,我覺得是他們不懂研發,(高管)不(親自)做研發。我們小米所有的創始人都是研發背景,我們干了一輩子研發。”
不過,在多數人看來,這是雷軍自己“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了。”
畢竟從華為的成績來看,不得不說他的高研發投入,同樣也帶來了高回報,同時還擁有了更好地規避風險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