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科技產業不斷發展,金融監管創新的需求日益迫切。如今,人工智能技術在金融領域的應用越發深入,相關監管法規構建迫在眉睫。在此背景下,移動支付在全球范圍內快速普及,有望成為金融普惠新范式,但也面臨諸多風險。
此外,香港作為連接國內外的重要節點,在虛擬資產逐步邁向合法化的趨勢下,其科技產業發展及監管面臨著新的挑戰,未來的走向備受外界關注。
近日,世界經濟論壇金融服務技術與創新主管德魯・普羅普森在香港接受了德魯・普羅普森也特別提到DeepSeek。在她看來,DeepSeek可以促進行業良性競爭,在成本較低的情況下,AI行業的發展需要通過不斷挑戰極限來推動進步。
世界經濟論壇金融服務技術與創新主管德魯・普羅普森
企業全球擴張的關鍵在于人才與溝通
在全球擴張方面,亞洲正釋放出非常先進的技術,已經涌現出許多好的品牌。我們現在擁有社交媒體等良好渠道,能夠展示自身的成果,這是新興的領域。所以我認為,歸根結底,全球擴張的關鍵在于溝通,要讓更廣闊的全球生態系統清楚了解企業的業務,確保信息傳遞準確、簡潔,讓大家能在短時間內很好地了解企業,我覺得這是尋求全球擴張的有效途徑。
“算法透明度”機制對各方都有重要價值
為算法用戶提供透明機制,能幫助他們了解決策的產生過程,這對于監管機構而言同樣具有重要價值。若監管機構確保決策公平公正,那么處于算法結果接收端的人群也將從中受益。
如何將實現算法透明度這一最終目標融入監管環境呢?一種方式是嚴格強制推行算法透明制度;另一種方式是,大多數司法管轄區會考慮采取激勵措施,鼓勵私營部門提高透明度。尤其金融體系是建立在信任基礎之上的,私營部門實行算法透明,能進一步強化信任,進而獲取一定的競爭優勢。
因此,在監管層面,政府可以建立“監管沙盒”機制,鼓勵不同環境下的私營部門展示算法透明度,并積極與他人分享經驗,這將激勵各方創造最佳實踐范例。
不過,移動支付也存在兩大風險。其一,數字支付對基礎設施依賴程度較高,突發性大型氣象災害可能會致使基礎設施在一段時間內遭到破壞,進而導致數字支付停滯,這無疑會對經濟造成影響。其二,欺詐和詐騙現象頻發,移動支付成了不法分子覬覦錢財的目標,他們會想盡辦法獲取用戶的個人識別碼或竊取收付款憑據。據統計,過去5年詐騙案件每年增長50%。但技術同樣也是打擊此類犯罪的有力武器,例如在消費者首次使用數字支付時,支付平臺可以利用AI技術,評估并標記具有欺詐性的交易,阻止其進行;還能監測消費者的交易風險狀況,同時對詐騙者進行警示和教育。
鑒于這些風險,建立有利的監管環境以保護消費者至關重要。目前,大多數司法管轄區都在積極努力,致力于打造穩固的監管環境。在此背景下,移動支付領域的發展空間也愈發廣闊。
香港是科技創新與實驗的“經驗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