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層提出“推動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轉變、中國速度向中國質量轉變、中國產品向中國品牌轉變”。2017年,管理層正式批復將每年5月10日設定為“中國品牌日”。中國品牌日的設立,可謂我國經濟、技術及文化等各個層面強大自信的表現。
在這一特殊日子里,品牌100指數正式上線指數對中國品牌以及中國資本市場有著怎樣的意義?中證指數有限公司開發部高級研究員李憲鋒進行了解讀。
資料顯示,中證指數公司成立于2005年,是由滬深兩個交易所共同出資成立的指數供應商,目前中證指數管理的各類指數約5500條,并且覆蓋了股票、債券、商品指數、期貨、基金等多個資產的類別。
李憲鋒指出:“品牌既是企業的核心要素資源,也是企業形成長期競爭力的生命和靈魂。近年來,我國的經濟實力在不斷增強,這為品牌的發展提供了機會。一大批有實力的中國企業的品牌價值正在不斷攀升,這也助力了中國經濟的健康成長。而上市公司代表了中國經濟的先鋒和活力,中國上市公司的品牌影響力在較大程度上折射出了中國經濟的整體發展水平。推出品牌100指數,一方面能夠反映出入選榜單的上市公司整體表現,另一方面也能引導社會資金向中國品牌企業加大投入,支持中國企業的品牌建設。”
在談及品牌100指數的設立情況時,李憲鋒在會上表示,“清華品牌價值模型與其他品牌價值模型相比,共同點都是基于財務導向的分析模型,同時也都采用基于定量和定性相結合的方式來組合構建。而獨特點在于,清華品牌價值模型采用了上市公司的股價相對于大盤的超額收益來衡量品牌的強度系數。因此,股價的超額表現其實是對企業業績的反映,而這背后又恰好蘊藏消費者對于品牌的認可度。”
李憲鋒詳細介紹道,品牌100指數是基于中國上市公司品牌價值榜編制完成的。最新一期樣本名單是基于2021年的榜單以及2021年定調時的數據產生,名單包含了騰訊、美團、阿里、小米等一些耳熟能詳的互聯網企業,同時也包含了茅臺、平安、招行、美的等諸多傳統行業的巨頭。
從指數成分股的行業分布來看,主要還是集中在互聯網消費金融、醫藥等行業中。從市值分布來看,則大多還是集中在主板市場。如果從權重的高低排序來看,港交所公司占比是最高的,達到了40%,而上證主板和深圳主板也分別有35%和15%的權重。
從指數歷史表現來看,品牌100指數比較接近中國互聯網指數,但是同時展現出比較強的平穩性。在最近一年時間里,受到多種原因影響,中國互聯網指數出現一波較大的回撤,但是該指數回撤幅度低于港股指數和互聯網指數。
站在價值投資邏輯上,李憲鋒稱,從中短期投資角度來看,品牌100指數成分股中的大部分優質企業在當前的這個估值水平具備一定的吸引力;從中長期來看,這些成分股公司還是中國最優秀的企業之一,長期仍然有著比較好的發展機會。
“通過品牌價值模型能夠篩選出品牌價值較高、財務狀況較好、符合高質量發展和價值投資理念的上市公司。而品牌100指數的發布,能夠為品牌價值的研究和投資都提供一個更好的工具,并滿足個人和機構投資者的投資配置需求。”李憲鋒最后總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