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立案調查6個多月后,5月31日晚間,錦州港發布公告稱,公司于近日收到證監會下發的。
因連續4年財報虛假記載,公司和時任董事長、總經理、副總經理等多人被罰,擬罰款金額合計達2300萬元,并有2人擬被十年以上市場禁入。
公告稱,錦州港為了做大收入和利潤、滿足銀行貸款需求,與大連和境貿易有限公司、上海銀鴻國際貿易有限公司、寧波朗逸能源有限公司、寧波百榮能源有限公司、重慶岳城川聚貿易有限公司、上海盛轍國際貿易有限公司、舟山豐聚益尚能源有限公司等七家公司開展大宗貿易業務。錦國投發展有限公司曾為錦州港全資子公司,2018年6月后錦州港持有錦國投股權比例下降至33.34%,但仍為第一大股東。錦國投統一管理錦州港上游供應商、下游客戶公章使用、合同簽訂、銀行賬戶轉賬,配合錦州港開展貿易業務。
2018年至2021年,錦州港向大連和境、寧波百榮、上海銀鴻、寧波朗逸、重慶岳城川聚五家公司采購電解銅、瀝青、鋁錠、棉花、橡膠等大宗商品,與此同時與上海盛轍、舟山豐聚益尚兩家公司簽訂銷售合同。錦州港的采購資金從錦州港流出后經過大連和境等五家供應商進入錦國投集團名冊公司,當錦州港客戶上海盛轍、舟山豐聚益尚需要支付錦州港貨款時,錦國投集團名冊公司將資金支付給這兩家公司,由這兩家公司支付給錦州港。錦州港與上述七家公司開展的貿易業務無商業實質。
值得注意的是,2018年至2021年,錦州港與上述公司開展貿易業務虛增營業收入、營業成本和利潤總額,導致2018年至2021年年度報告虛假記載。
其中,
根據當事人違法行為的事實、性質、情節與社會危害程度,依據第一百九十七條第二款的規定,證監會擬決定:
一、對錦州港股份有限公司責令改正,給予警告,并處以800萬元罰款;
二、對時任董事長徐健和時任副董事長、總經理劉輝給予警告,并分別處以400萬元罰款;
三、對時任董事鮑晨欽、時任財務總監李挺、時任副總經理寧鴻鵬給予警告,并分別處以200萬元罰款;
四、對時任副總經理曹成給予警告,并處以100萬元罰款。
以上罰款金額合計達2300萬元。此外,根據相關規定,公司股票自6月3日開市起停牌1天,將于6月4日開市起復牌
截至本公告披露日,公司基本面未發生重大變化。公司針對此次事項向廣大投資者致以誠摯的歉意。公司將認真吸取教訓,進一步健全內部控制制度,持續完善內控管理體系,加強貿易管理制度建設,強化企業準入審批和授信審查機制,控制貿易業務風險,并嚴格按照企業會計準則規范財務核算,提高財務信息披露質量,切實維護公司及廣大股東的利益。
錦州港表示,公司對載明事項予以高度重視,將積極落實監管要求,采取相應措施,盡快消除相關事項對公司的影響,爭取盡快撤銷風險警示。并將結合內容,對公司2018年—2021年財務報告進一步核查,適時予以調整,最終以中國證監會出具的正式行政處罰決定為準。
公開資料顯示,錦州港通過與客戶簽訂港口作業合同、貨物運輸協議、供應協議等方式,提供港口相關配套服務,形成業務收入,收費項目主要包括貨物港務費、港口作業包干費、庫場使用費、停泊費、拖輪費以及船舶供應服務費等。
今年一季度,公司實現營收5億元,同比下降43%;歸母凈利潤0.22億元,同比下降14%。
截至5月31日收盤,錦州港每股報2.28元,年內下跌超20%,公司最新市值43億元。
參考今年被ST公司的走勢,對錦州港近10萬股東來說,更大的麻煩還在后面。今年以來,包括洪濤股份、美吉姆、中潤資源、超華科技等個股,被ST之后均股價大跌,而今年整個ST板塊跌幅也高達44.33%。
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