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8日,包括富國中證上海環交所碳中和ETF在內的首批碳中和ETF正式獲批,標志著市場將迎來首批真正的碳中和ETF。碳中和ETF跟蹤的是中證上海環交所碳中和指數(指數簡稱:SEEE碳中和;指數代碼:931755),有望為廣大投資者分享“碳中和”相關產業鏈優質龍頭的長期投資機會。
據悉, SEEE碳中和指數反映A股市場對國家碳中和目標實現貢獻較大的上市公司的整體表現。從指數產業角度看,SEEE碳中和指數主要以“深度低碳”和“高碳減排”兩大方向為股票池,深度低碳指的是業務聚焦清潔能源與儲能、綠色交通、減碳等領域;高碳減排則包括固碳技術、火電、鋼鐵、建材、有色金屬、化工、建筑等方向,并在其中篩選100家優質上市企業。從成分股來看,截至2022年6月22日,樣本公司總市值超10萬億元,整體市值風格偏大盤,對發展確定性更高的行業龍頭賦予更大權重,市值大于1000億的個股數量達32只。前十大成分股涵蓋了寧德時代(300750)、隆基綠能(601012)、比亞迪(002594)、紫金礦業(601899)、長江電力(600900)等各產業鏈龍頭,能夠有效分享“碳中和”細分領域龍頭企業強者恒強的長期優勢。
從指數歷史表現來看,SEEE碳中和指數的長期走勢亮眼,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市場對國家實現雙碳目標的信心。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6月16日,自2017年6月30日基日以來,SEEE碳中和指數累計漲幅和年化夏普比率為106.70%和0.73,同期滬深300指數累計漲幅、年化夏普比率分別為15.84%和0.11,相比之下具有更好的風險收益性價比。當前,SEEE碳中和指數PE(市盈率)為24倍,處于指數上市以來的歷史極低點,兼具較高的安全邊際和較大的向上空間。
富國基金ETF投資總監王樂樂表示,“碳中和”的重大意義不言而喻,這是中國對世界的一個承諾,在未來約40年的推進的過程中,將伴隨行業級的投資機會出現。隨著國務院對于碳中和、碳達峰的相關意見和行動方案出臺,我國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工作有了總體部署,以“2030年碳達峰、2060年碳中和”為節點設置了階段目標,分階段達成。參照歐美經驗,從“碳達峰”到“碳中和”的過渡期長達50-70年,而我國只有30年的時間,這意味著或許我國更陡峭的節能減排路徑。
在這一目標要求下,對傳統行業和新能源產業都有顯著影響。具體來看,包括光伏、太陽能、風電等清潔低碳能源占比預計持續提升,行業市場前景廣闊;同時,煤炭、鋼鐵等高碳排放行業,也將面臨落后產能加速出清以及集中度的提升,有望迎來新一輪“供給側改革”。整體來看,在碳中和相關投資領域,產業鏈市場空間足夠大,中國企業具備全球競爭力,將催生出大的主題機會及世界級的優秀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