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新成立基金中,權益類基金挑大梁,混合型基金占比39.4%,股票型基金占比8.38%。跟去年四季度相比,新成立的債券型基金占比降低,由45.81%降低到33.4%。
今年一季度,市場出現了較大調整,基金的發行也隨之降溫。
一季度,共有412只基金成立,基金發行份額2738.29億份,同比下降超70%。從單個月份來看,一季度基金發行在2月份降至“冰點”,3月份基金發行相較前兩個月有所升溫。
此外,隨著基金發行遇冷,一季度已經有7只基金募集失敗。
基金發行降溫
東方財富(24.84 +0.53%診股)Choice數據顯示,以基金成立日計算,今年一季度共有412只基金成立,基金發行份額2738.29億份,平均發行份額7.09億份。
相較于去年一季度446只的新基金成立總數,今年一季度數量下滑并不大。但是,一季度基金發行份額和平均發行份額較去年同期相比下降均超過70%。
具體來看,一季度新成立基金中,權益類基金挑大梁,混合型基金占比39.4%,股票型基金占比8.38%。跟去年四季度相比,新成立的債券型基金占比降低,由45.81%降低到33.4%。
從單個月份來看,3月份基金發行份額最大,相較2月大幅升溫,并超過1月份的基金發行份額,但仍處于市場低位。
今年1月新成立基金159只,發行份額1188.2億份,平均發行份額8.03億份。1月新成立基金份額不足去年1月份發行份額的四分之一。
如果說今年1月基金發行相較來說并不火熱,2月份的基金發行可用降至冰點來形容。2月共有71只基金成立,發行份額337.67億份,平均發行份額5.36億份。
3月份,基金發行相較前兩個月有所升溫,共有182只基金成立,發行份額1212.42億份,平均發行份額6.93億份。
新基金募集難度加大,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一季度還有141只基金(A/C份額分開計算)延長了募集期,其中不乏知名基金經理的身影。
知名基金經理林英睿掌舵的廣發睿恒進取于1月18日開始認購,原計劃認購截止日為1月24日,后延期到1月28日。該基金于2月8日成立,發行份額7.39億份。
“大消費女神”王圓圓管理的基金富國遠見優選的募集截止日則由1月28日延長至2月11日。該基金于2月16日成立,發行份額4.27億份。
多只基金發行失敗
隨著基金發行遇冷,一季度已經有7只基金募集失敗。
2月份是基金募集失敗的密集期,共有5只基金無法成立。
中銀證券(14.07 +6.27%診股)國證新能源車電池ETF、平安中證港股通消費主題ETF、同泰同享混合均于2月發布公告稱,截至基金募集期限屆滿,未能滿足《基金合同》規定的基金備案條件,故《基金合同》不能生效。
此外,寶盈基金和德邦基金兩家基金公司都于2月26日分別發布了旗下寶盈鴻翔債券、德邦銳豐債券不能成立的公告。
而三月份,則有創金合信甄選回報混合、華富中證銀行AH價格優選ETF發行失敗。
此次華富中證銀行AH價格優選ETF發行失敗不僅與市場環境有關,或也有同質化競爭的原因。
記者注意到,另外一只追蹤中證銀行AH價格優選指數的ETF基金招商中證銀行AH價格優選ETF,與華富中證銀行AH價格優選ETF發行日期只相差十天。該基金募集天數90天,有效認購金額2.83億元,于3月15日成立。
截至4月11日,招商中證銀行AH價格優選ETF成立以來基金凈值增長7.94%。
談及基金募集失敗的原因,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碩士生導師宋曉薇對《國際金融報》記者坦言,可能是多方因素合力作用的結果。首先,目前資本市場作為基金投資的基礎市場,較為冷清的交易現狀給市場投資者帶來較低賺錢效應預期,多數投資者處于觀望階段。其次,基金經理業績的品牌效應和以往業績更多影響了投資者對基金的判斷,一部分投資者是跟基金經理走的,所以輝煌歷史投資業績也是基金經理吸引投資者的利器。再次,優勢的營銷渠道和特色化的資產配置策略,打破基金同質化經營的桎梏,也是贏得投資者“芳心”的法寶。
看好估值合理且成長性較好個股
一季度行情已收官,近期在內外部綜合因素作用下,A股市場呈現震蕩磨底的反復行情。那么,后續的市場走勢如何?
摩根士丹利華鑫基金認為,近期對市場影響最大的因素仍然是疫情形勢仍然比較嚴峻,3月經濟數據面臨較大回落的壓力。房地產政策放松預期持續增強,短期對地產支撐明顯,后續預計對地產鏈將有所提振。近期成長股整體表現較弱,緣于疫情影響以及海外美債利率大幅上行。當前行業配置主要關注穩增長及一季報預期向好的行業。
中歐基金曹名長認為經濟在經歷了近一年的震蕩調整以后,目前處于低位,這有利于未來的上升,而全市場的估值也處于歷史的低位,因此,對市場是樂觀的。
但即使對市場樂觀,曹名長覺得可能并不意味著未來會進入全面牛市。因為當前的市場估值仍分化嚴重,一部分成長股的估值存在一定的泡沫。此外,當前的國內外宏觀環境相對前期發生了很大變化,相對偏緊的環境不利于高估值品種的估值持續擴張。因此,對于估值高而成長性一般的成長股必須謹慎,當然對于那些估值合理且長期成長性較好的品種仍然是值得看好的。
“參考2020年,我們認為疫情對股市影響可能前后在1個季度左右,股市的反饋時間也基本是同步的。而相對美國加息,我們認為更重要的是國內貨幣政策的邊際寬松,這會較好地對沖資金面的壓力。同時,選擇估值合理,擁有較好成長性的個股也能夠比較好地應對相對緊縮的環境。因此,看中長期,我們認為當前的A股資產極具投資價值,對后續的市場繼續保持樂觀。”諾德基金基金經理謝屹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