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國新辦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2024年前三季度國民經濟運行情況。
國家統計局副局長盛來運介紹,初步核算,前三季度國內生產總值949746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同比增長4.8%。分季度看,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5.3%,二季度增長4.7%,三季度增長4.6%。
9月份CPI同比漲幅比8月份回落,這背后有哪些因素?國家統計局如何看待當前的物價水平?對下一階段走勢有什么預測?盛來運在回答
資料盛來運對盛來運表示:“我們的價格形勢比較復雜,價格運行有非常強的階段性和結構性特點。比如PPI,它的下降不僅僅因為需求不足,我們也從結構上分析了原因,一部分是輸入性的壓力,世界原油價格、礦業產品價格下滑,所以進口這些產品會帶來國內相關產業價格下行。”
另外,跟房地產相關的鋼鐵、水泥、建材價格下行。因為房地產行業在調整,有些需求不可能回到以前的水平,可能存在需求轉移,而且傳統產業要去產能,這種結構性的變化可能是階段性的。還有一部分,確實是跟市場變化以及總需求、周期性的變化有關。
總的來講,這種變化趨勢顯示了經濟在回升。從下一階段看,價格走勢仍然會延續前三季度低位運行、溫和回升、PPI降幅收窄的態勢。
盛來運進一步強調,CPI還跟季節有關,到了冬季,一些食品供應受到影響,但需求是增加的,像豬肉到了冬天以后,尤其是元旦、春節臨近,消費量也會提升。再加上去年翹尾因素的減弱、歸零,總的來看,CPI和PPI四季度還會溫和回升和降幅收窄。
關于我國的經濟目標,盛來運表示,從前三季度的經濟運行情況,以及增量政策的實施效果來看,推動經濟企穩回升的有利條件在增加,實現5%左右預期目標的信心在增強。
第一,前三季度GDP增長4.8%,為實現全年目標打下了一個堅實基礎。第二,9月份經濟運行出現積極變化,增強了發展信心。尤其是一批增量政策加快推出落地,極大增強了市場主體信心,一些預期指標出現了積極變化。第三,政策合力會增強經濟回升動力。一系列政策無論是對投資、消費、產業發展,都會產生積極效應。政策還有很大空間,而且已出臺政策的含金量非常高,各地正在抓緊落實這些政策,使之盡快轉化成實物工作量,將會極大增強經濟發展動力。第四,從先行指標來看,也能感受到經濟企穩回升的態勢和積極變化。比如從10月上旬用電量、生產資料價格的變化,包括“十一”黃金周的消費情況來看,都預示著四季度經濟企穩回升是個大概率事件。
價格往往是經濟運行很重要的先行指標,尤其是生產資料價格,10月上旬與9月下旬相比,監測的50種重要生產資料價格有33種上漲、3種持平,只有14種下降。價格回升有利于企業經營狀況的改善。此外,“十一”黃金周的數據顯示了中國消費的潛力,文化和旅游部統計數據顯示,“十一”黃金周7天,國內出游人數按可比口徑同比增長5.9%,出游花費增長6.3%,出行人數比2019年同期增長7.9%。
盛來運強調,基于以上幾個方面,綜合判斷,四季度經濟會延續9月份已經出現的企穩回升態勢,對完成全年目標充滿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