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港股市場綜述:
恒指收漲1.82%,報16914.58點;恒生科技指數收漲4.25%,報3336.25點。醫藥股全天領漲,科濟藥業漲近22%,信達生物漲近17%;蘋果概念股午后持續走高,比亞迪電子漲近11%,舜宇光學科技、瑞聲科技漲近7%。港股后市展望:天風證券認為中國宏觀經濟處于復蘇周期,目前不應再悲觀,四季度穩增長措施進一步發力值得期待,若更多積極因素出現或帶動市場情緒轉向樂觀,港股或將迎來一段時間的反彈;ヂ摼W行業估值大概處于歷史底部,政策環境改善、盈利拐點有望確立下,中期風險收益比具備吸引力。
板塊整體表現方面:
大型科技股強勢反彈,快手漲超5%,小米漲近5%,京東、阿里巴巴、網易、均漲超3%,騰訊漲近3%。
受比亞迪業績利好帶動,汽車股集體反彈,比亞迪股份漲超6%,吉利、長城漲超4%。
醫藥股全天強勢,百濟神州漲超9%,信達生物大漲近15%,機構指繼續看好醫藥板塊四季度投資機會。
體育用品股午后拉升,安踏跌幅收窄至3.61%,特步漲超4%,李寧漲近2%。
煙草概念股普漲,比亞迪電子漲近11%,據悉香港考慮恢復電子煙轉口貿易。
蘋果概念股繼續走強,舜宇光學科技漲近7%,外媒稱新款iPad Pro在本周二(美東時間18日)就將推出。
其他方面,SaaS概念股、鋰電池股、軍工股、餐飲股、手游股齊漲;農產品股表現最差,國際金價疲弱,黃金股跌幅靠前。
異動股:
小米集團-W(01810)漲4.01%,報9.08港元
消息面上,小米集團-W公告,于10月17日回購270萬股,回購價格為8.78-8.89港元,共耗資約2385萬港元。
據悉,小米集團于3月份發布公告稱,董事會正式決議行使股份購回授權,以不定期按最高總額100億港元于公開市場購回股份。小米集團本年內至今為止累計購回證券數目為1.29億股,占于普通決議案通過時已發行股份數目的0.52%,年內回購金額居于港股市場前五位。
和黃醫藥(00013)漲7.89%,報14.50港元
近日,和黃醫藥宣布,在中國啟動一項索樂匹尼布用于治療成人溫抗體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貧血(wAIHA)的II/III期臨床試驗。首名患者已于2022年9月30日接受首次給藥治療。公司目前擁有索樂匹尼布在全球范圍內的所有權利。除了wAIHA外,2022年1月,索樂匹尼布在中國治療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癥獲納為突破性治療藥物品種。同時,其治療惰性非霍奇金淋巴瘤和多種B細胞惡性腫瘤亞型的研究亦正在進行中。
中國水務(00855)漲5.36%,報5.90港元
近日,中泰國際發布中國水務更新報告,重申“買入”評級,目標價由12.00港元微升至12.10港元。為反映直飲水業務的不斷增加的利潤貢獻,預計公司23-25財年,歸母凈利增速分別為18.3%、13.1%、13.4%。中泰國際表示,最近與公司交流后,判斷早前多地高溫,短線有利中國水務的自來水業務。今年8月份,公司位于高溫省市的供水量近期普遍同比加快增長,部分水廠滿負荷,一些地區供水量更上升至歷史高峰水平。
中升控股(00881)漲5.02%,報34.55港元
消息面上,10月14日,標普將中升集團控股有限公司的長期發行人信用評級從“BBB-”上調至“BBB”。穩定展望反映了標普的觀點,即盡管新車銷售疲軟,但中升控股將從售后服務中獲得相對穩健的收入和EBITDA增長。
此外,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分析認為,10月是傳統汽車銷售旺季,國慶多地倡導就地過節,經銷商開展各類營銷活動引流。疊加小型車展啟動、新車集中投放、自駕游熱潮等因素,對上半月銷量有一定支撐。同時,隨著秋收完成,農村地區消費者購車需求也逐步釋放,這些均預示著10月汽車銷量延續增長勢頭。
培力農本方(01498)漲5.49%,報0.96港元
消息面上,培力農本方創始人兼董事會主席陳宇齡近日表示,配方顆粒行業已經十分成熟,正在面臨新一輪的行業洗牌和生產新標準的制定。公司正在研發的用于腸易激綜合征(IBS)的新藥已經完成報批,正在進行二期臨床試驗。除此之外,公司有意針對癌癥、腦神經相關疾病如阿茲海默癥開展系列臨床研究。公司主營的濃縮中藥配方顆粒已在北美、加拿大、東南亞等海外市場進行銷售。未來,公司計劃大力拓展海外市場。
中信證券此前發布研報稱,中成藥集采常態化有望導致行業大洗牌,中藥飲片(配方顆粒)也在部分地區進行了探索集采。國家頻繁出臺政策支持中醫藥發展,將中醫藥發展規劃上升至國家層面。我們認為中藥較大部分為獨家品種,如廣東省聯盟集采53個品種中有36個為獨家品種,同時中醫藥具有消費品和保健品屬性,在人口老齡化和消費升級下具有長期增長邏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