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衛生健康委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有關情況。
近年來,國家在人口生育方面發布了系列政策,國家衛生健康委新聞發言人胡強強在發布會上介紹,2021年6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對做好新時代人口工作作出全面部署。
“為進一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滿足群眾新的期盼,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家發展改革委等17個部門加強政策研究和論證,廣泛聽取多方意見,形成,并于昨天發布。將婚嫁、生育、養育、教育一體考慮,切實解決家庭后顧之憂。”胡強強表示。
發布會現場 實習
加大對多子女家庭公租房精準保障力度
提出,要進一步完善公租房對促進生育的支持措施,在通過加強公租房保障來促進解決多子女家庭住房困難的問題方面,住建部住房保障司副司長潘偉表示,近年來,住建部會同相關部門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指導督促各地進一步規范發展公租房,通過實物保障與租賃補貼并舉,不斷加大對城鎮住房收入困難家庭的保障力度。
“城鎮低保、低收入住房困難家庭已經基本實現了應保盡保,其他住房收入困難家庭居住條件得到有效改善。截至去年底,通過公租房保障幫助111.4萬有未成年子女的家庭,6.9萬三孩家庭,2.3萬計劃生育特殊困難家庭解決了住房問題。”潘偉介紹。
潘偉進一步表示,以這次的出臺為契機,住建部將加大對多子女家庭公租房精準保障的力度,主要有三個方面的支持:
一是在配租公租房時,對符合條件且有未成年子女的家庭,可根據其未成年子女的數量,在戶型選擇方面給予適當照顧。
二是優化公租房輪候與配租規則,將家庭人數及構成等納入輪候排序或綜合評分的因素,對符合條件且子女數量較多的家庭,可直接組織選房。
三是完善公租房調換政策,因家庭人口增加、就業、子女就學等因素產生需求的,根據房源情況及時給予調換。
醫護人員對孕婦進行輔導
托育服務事關嬰幼兒健康成長,事關千家萬戶。國家發展改革委社會發展司副司長、一級巡視員郝福慶介紹,國內的調查顯示,嬰幼兒無人照料是阻礙生育的首要因素,城市中大概有1/3的家庭有托育需求,但現實中供給還是不足,特別是普惠性的服務供給確實是個短板。
“各方面的研究,包括國際經驗也表明,發展托育服務對于減輕家庭負擔、提高生育意愿具有明顯的作用。”郝福慶強調,重點圍繞五個關鍵詞下功夫,即“基本、普惠、投資、收費、減負”。
郝福慶進一步指出這五個關鍵詞的具體內涵:
基本,就是強化基本公共服務。提出拓展社區托育服務功能,完善嬰幼兒照護等基本公共服務設施,實施公辦托育服務能力建設項目,突出對幼有所育的基本民生保障。
普惠,就是著力增加普惠性服務。發展公辦托育機構,鼓勵社會力量來投資,支持用人單位舉辦,建設社區服務網點,探索家庭托育模式,有條件的幼兒園也可以向下延伸,2~3歲的嬰幼兒,通過以上多種渠道,鼓勵多方參與,有效擴大普惠性的托育服務供給。
投資,就是加大投資支持力度。拓寬托育建設項目的申報范圍,中央預算內投資給予建設補貼,對符合條件的普惠性項目給予適當支持。通過中央投資的支持引導,帶動地方政府和社會力量加大投資力度,共同加強托育服務行業的能力建設。
收費,就是規范各類服務收費。明確公辦托育機構收費標準由地方政府來制訂,加強對普惠托育機構收費的監管,合理確定托育服務的價格。
減負,就是減輕機構經營負擔。除了中央預算內投資專項支持以外,托育機構的水電氣熱按照居民生活類價格執行,各地也要出臺支持托育機構發展的一攬子政策,同時在一些特殊時期,建立托育機構關停特殊情況應急處置機制,落實疫情期間的紓困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