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市場既有養老FOF,也有不帶養老兩個字的FOF,兩者有什么區別嗎?
不得不說,兩者的區別大著呢!今天基長就帶大家來盤點一番~
定位
養老目標型FOF屬于普通FOF的一個小分支,專門是為養老而設的一類FOF。
所以普通FOF的范圍更廣泛,有定位穩健投資的FOF,也有進攻型FOF,投資者可以根據自己的投資需求和風險偏好來選擇。
相比之下,養老目標FOF就“專一”多了,就是為了養老這一目的而設定的。
文件里面就有對養老目標基金的定位進行明確的指示:
“以追求養老資產的長期穩健增值為目的,鼓勵投資人長期持有,采用成熟的資產配置策略,合理控制投資組合波動風險”。
而且,值得注意的是,只有養老目標基金才能在基金名稱中使用“養老”兩個字,其他一般的基金是不能使用“養老”字樣的。
基金管理人
在普通FOF基金的發行和募集要求上,跟其他一般的基金一樣,并沒有額外設定的門檻。
而如果一家基金公司想要發行養老目標FOF,就不是想發行就能發行的,至少要滿足以下條件:
成立滿2年
治理健全、穩定
具有較強的資產管理能力,旗下基金風格清晰、業績穩定,最近三年平均公募基金管理規模(不含貨幣市場基金)在200億元以上或者管理的基金中基金業績波動性較低、規模較大
具有較強的投資、研究能力,投資、研究團隊不少于20人,其中符合養老目標基金基金經理條件的不少于3人
運作合規穩健,成立以來或最近3年沒有重大違法違規行為
所以大家會發現,市場上的養老目標FOF基金數量并不多,因為只有部分資產管理機構達到發行門檻。
基金經理
除了對公司設定了條件,相比普通FOF,養老目標型FOF在基金經理上同樣也設定了嚴格的要求,包括:
具備5年以上金融行業從事證券投資、證券研究分析、證券投資基金研究評價或分析經驗,其中至少2年為證券投資經驗;或者具備5年以上養老金或保險資金資產配置經驗
歷史投資業績穩定、良好,無重大管理失當行為
最近3年沒有違法違規記錄
我們一直強調,選基金很大程度上就是在選基金經理,而選基金經理的時候,基金經理的過往投資經驗是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參考指標。
如果買的是養老目標型FOF,相當于已經自動完成了基金經理的一輪篩選,剛入行的基金經理或者歷史投資業績一塌糊涂的基金經理都會排除在外。
投資期限
可能很多小伙伴都沒有留意,養老目標型FOF都是帶有封閉運作期的,也就是說買入之后資金都會被鎖定一段時間,到期了才能贖回。
這源自《養老目標證券投資基金指引(試行)》里面的規定“養老目標基金定期開放的封閉運作期或投資人最短持有期限應當不短于1年。”
為什么要做這樣的設定呢?
有兩個好處:
從投資者的角度看,一方面可以有效地避免投資者總是忍不住“追漲殺跌”的手,爭取提高投資體驗;
從基金經理管理的角度看,相比可隨時申贖的開放式基金,管理帶有封閉期基金的基金經理在實際投資中能夠擁有更多的選擇,例如選擇投資回報周期長的公司。
這就與前面提到的養老目標FOF的定位——“以追求養老資產的長期穩健增值為目的,鼓勵投資人長期持有”不謀而合啦!投資要求
普通FOF跟養老目標型FOF都是以基金為主要投資對象,但是在挑選具體的基金時,兩者面臨的限制是不一樣的。
普通FOF只有一個限定條件:
“除 ETF 聯接基金外,基金中基金投資其他基金時,被投資基金的運作期限應當不少于 1 年,最近定期報告披露的基金凈資產應當不低于 1 億元。”
而養老目標型FOF篩選基金的條件相對苛刻多了:
運作期限應當不少于2年,最近2年平均季末基金凈資產應當不低于2億元;如果是指數基金、ETF和商品基金等品種的,運作期限應當不少于1年,最近定期報告披露的季末基金凈資產應當不低于1億元
運作合規,風格清晰,中長期收益良好,業績波動性較低
基金管理人及子基金基金經理最近2年沒有重大違法違規行為
除此之外,在高風險資產的投資比例上,養老目標型FOF同樣受到限定:例如,現在有一只三年封閉期的養老目標基金,那么這只基金投資于權益資產和商品類資產的比例合計不能超過60%,所以大家不用擔心會出現如基金經理隨意滿倉導致基金凈值波動過大的情況。
總的來說,養老目標型FOF定位更明確,更倡導長期投資,對管理人、基金經理和所購買的基金的要求更高,最終是為了實現一個目標,那就是實現養老資產的長期穩健增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