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影視作品帶火一座城,這樣的案例比比皆是。
曾讓和平飯店16888元/晚的影視主題套房被搶訂,開播一周就帶動該地區實現旅游收入同比增長130.97%,讓大理成為旅游熱搜榜上的“世外桃源”⋯⋯
“熱映效應”固然明顯,但“冷熱溫差”也客觀存在。熱播作品雖能迅速吸引游客,但要維持熱度并不容易。如果旅游僅靠熱播作品后的打卡效應,說到底還是與影視“融而未合”。如何讓影視與旅游的“雙向奔赴”前置,探索風險共擔、利益提升的全生命周期“文旅共同體”,四川給出了一個解題新思路。
3月28日,作為正在成都舉辦的第十二屆中國網絡視聽大會的深度合作媒體,
五鳳溪古鎮變身影旅試驗場 試水“慢IP”
“旅游與影視兩個行業一直有壁壘,因為兩個行業的專業性要求也非常高。”中視同成副總裁、五鳳溪·龍吟小鎮文旅項目負責人陳彥頡在“拍在四川”影旅聯盟簽約啟動儀式暨圓桌對話上坦言,“所以求同存異、‘一魚多吃’很重要。”
現在大家都喜歡去熱門影片的拍攝基地打卡,陳彥頡告訴今年即將上映的古裝大劇或許就是影視與文旅的一次“破壁實踐”。陳彥頡表示,取景在橫店,但在該劇創作之初,作為“五鳳溪·龍吟小鎮”的另一個合作方,中國移動咪咕公司政企中心總經理孫翔云則在圓桌對話中,從技術層面和大家分享了小鎮的特色:利用咪咕基于元宇宙的技術,會為小鎮做一個AR的導覽及VR大空間,把電視劇的劇情和五鳳溪古鎮的前世今生結合在一起,展示一個全新的故事,去拓展古鎮的體驗內容和空間。
成都東方物語董事長、“我們現在的影視作品可能會有一些爆款,短時間內有很大的流量,但線下還來不及配置的時候,這個流量可能就消失了,又產生下一個熱點。我們需要解決的是能不能把IP的熱度和流量一直延續下去。”譚景在圓桌對話中表示,“今年我們和成都文旅集團合作的項目叫,這是偏向合家歡的內容,我們并不希望它短時間內馬上成為爆款,但是我們希望它能成為長期輸出的一個產品和內容,可以產生很多種衍生的形式和變化,也會不斷吸引人來看,不斷讓大家對這個產品感興趣,也對它發生故事的地方感興趣。”
從“拍在四川”到“留在四川” 成都解鎖影旅長尾密碼
吸引劇組來拍攝,是各地樂見其成的現象。而拍完后如何發揮其長尾效應,正是成都的所思所做。
與成都市郫都區拍攝了和兩檔爆款綜藝后,春光好傳媒創始人阿蘇從人才的角度分享了他的觀點:當影視作品在成都完成采風、錄制后,若能吸引主創團隊長期在此定居發展,其個人影響力、粉絲經濟將自然轉化為城市流量。“因此,人才引進不應局限于節目制作的短期合作,而是通過影視產業生態的構建,真正實現人才資源的持續導入。”
成都影視城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何玉建表示,如果說“拍在四川”是一個移動的橫店、天然的影棚,那成都影視城就希望是影視人、影視劇組來四川、來成都拍攝的大本營。“今年成都影視城要一手抓引進,一手抓轉化。”何玉建對“成都影視城要想成長,就必須培養更多有根的鏈主企業,在這里長期發展、得到成長和助力。”何玉建認為,“引進項目是增量,轉化是存量升級。目前落地我們影視城的影視企業已經非常多了,我們要把這些企業支持好、服務好,讓他們的項目盡早產生效益。”
四川省影視發展聯合會副會長、成都文旅集團下屬成都天府寬窄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趙斌告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