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三里屯太古里一位市場部人員在接聽
JUICE北京店開業期間,陳冠希的出現曾引起不小的轟動
驟然離場的JUICE店鋪不止這一家。
JUICE的出現,曾打破了人們對潮牌店的刻板印象,它不僅承載了陳冠希潮牌CLOT的銷售場景,還是潮流的集合店。
回溯JUICE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9年前。2003年,陳冠希創立了CLOT集團,是他最為重要的潮流生意;同年,陳冠希開了第一家潮牌店JUICE,除了賣自家
JUICE成都店售賣的商品
相較于2013年前后,潮流行業才迎來大批明星藝人推出個人潮牌而言,早了10年的陳冠希是“鼻祖”般的存在。然而,潮流瞬息萬變,曾讓粉絲排數小時隊瘋搶的CLOT,曾被陳冠希抱以“在中國開50到100家店”希望的JUICE,竟都開始走下坡路了。
陳冠希對JUICE寄予的希望
明星潮牌,割韭菜還是好買賣?
這些年來,比起開火鍋店,明星最愛跨界的副業,恐怕就是“潮牌”了。
打開現在年輕人的衣柜,幾乎必不可少“潮流單品”——衛衣、棒球帽、籃球鞋……如今的00后或許對買一件奢侈品不屑一顧,但對排隊加價買一雙限量版球鞋卻甘之如飴。出身街頭的洛杉磯潮牌supreme走紅后,藍血奢侈品主動靠近,兩者聯名款再加上“限量”兩個字圈錢無數,LV和supreme的聯名款,每一件都超過1萬美金。
2017年可謂“國潮”元年,借“說唱”“街舞”等綜藝節目的火爆出圈,潮牌也借勢走入大眾視野。國產品牌李寧、波司登等老字號借助國潮翻紅,由明星作為主理人的個人潮牌也搭上了這列流量快車。
明星潮牌,
然而,僅憑明星光環,只能收割第一波粉絲。
通過偶像選秀節目走出來的00后唱跳明星黃明昊,在綜藝節目里表示,設計潮牌是自己的夢想。2020年,他的潮牌TWOEX2開業,當時也一度因為價格受到質疑,有些T恤只是在基礎款上印上了logo就賣到近600元。
然而短短兩年不到,2022年初,TWOEX2發出清倉公告,該品牌將關閉在天貓、淘寶和抖音上的專賣店。 之前上千元的服飾低價處理99元、129元,有買過的網友直呼,“自己是大冤種,之前幾千元買一件,現在幾千元買全店”。
吳亦凡聲名狼藉前,也曾在2018年推出個人首飾品牌A.C.E.,限量款吊墜19800元,比奢侈品GUCCI同款式項鏈高出一大截。此后,店鋪還是用饑餓營銷策略,但銷量始終不如預期,網友對品牌的價格和質量質疑不斷。2019年,吳亦凡退出A.C.E.品牌主體公司的股東行列。
包貝爾的潮牌服飾WDMD,2015年成立,2018年雙十一,該品牌淘寶店銷量為零,最后消失得悄無聲息,現在淘寶上已查無此店。與包貝爾的潮牌路線相似,另一位明星鄭愷的DUEPLAY從設計到經營上都難言走心,打著“鄭愷自主潮牌”的旗號,但銷量寥寥。
發布了的CBNData曾分析:“有些明星都是先創一個牌子,然后后續全交給外包團隊去做,他們對于潮流文化并不了解,盲目去做反而會適得其反。”
無論明星們在社交媒體上怎樣如魚得水,商業化的過程仍要回歸本質。營銷手段只是一方面,品牌自身的設計誠意、產品質量才是打動消費者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