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多只新成立的ETF即將上市交易,其中寬基ETF占比較多,這些ETF成立以來的建倉速度快慢不一,有的成立后不久就將權益倉位升至約10%,有的則不足2%。對于近期指數跌幅較深的品種,或也為ETF低吸創造了條件。
不過,隨著近期監管更加趨于嚴格,上市公司的經營及信披合規備受監管關注,有的甚至已經被實施風險警示處理,且是很多指數的成分股之一,對此,有基金公司表示,會在指數成分股調整之前先行做一些處理。
隨著ETF新發到上市,權益市場有望進一步迎來增量資金,近期又有一批新成立的ETF即將上市。與此前不同的是,近期新成立即將上市的ETF中很多都在跟隨寬基指數。
Wind統計顯示,本周有5只ETF上市,其中有4只屬于寬基ETF。分別是博時中證2000ETF、南方深證主板50ETF、易方達上證50增強策略ETF以及富國滬深300ETF,將在6月5日到6月7日間陸續上市。
通常來看,這類基金的成立日與上市日之間不會相隔太長,期間也會進一步完成基金的建倉工作,雖然不一定在此期間就打滿合同要求,但從過往的情況來看,建倉比較迅速。不過,前述這幾只基金的建倉速率差異較大。
按照基金公司發布的公告來看,博時中證2000ETF建倉速度較快,5月28日成立之后,截止到5月31日,權益投資占基金總資產的比例已經達到9.18%。南方深證主板50ETF效率也不低,5月30日成立之后的31日,權益投資占基金總資產的比例已經到達9.06%。
相比之下,易方達上證50增強策略ETF建倉比較緩慢,公告顯示,截止到5月30日,權益投資占基金總資產的比例為1.97%,這是一只成立于5月27日的ETF,相比前述基金的建倉速度較低。富國滬深300ETF成立于5月23日,到5月29日的權益投資占比達到5.68%。
雖然這些ETF在成立之后均有建倉的動作,不過相較此前動輒一天完成50%以上權益建倉的速度來看,已明顯較慢。寬基ETF相對于窄基ETF來說,覆蓋面更廣,指數跟蹤的公司基本面更加扎實,放眼中長期來看都有望給予成分股更多估值上的加持。
且從這些ETF對標的指數來看,有的在近期跌幅較深,ETF的建倉或許能夠在此時給予指數托底企穩的機會,也是基金低吸的好時機。特別是圍繞中小票而設立的中證2000指數,Wind統計顯示,已連續第四周出現下跌,截至今日午間收盤,最近四周的累計跌幅在6.88%,是各大寬基指數中跌幅較為明顯的一只。
當然,最近還有一個現象引發業內強烈關注,就是更嚴更高頻的監管動作,尤其針對A股上市公司的財務以及經營問題,交易所頻頻發出問詢函,有的甚至已經被特別風險警示。
那么,激增的被問詢以及退市風險,是否會對基金的管理帶來沖擊?尤其是處于建倉期的ETF來說,有些個股甚至也是各大寬基指數的成分股之一,如何應對這種負面因素帶來的影響?
6月3日晚間,聯建光電、天祿科技、捷成股份、中創環保、藍盾光電等近10家上市公司收到交易所問詢函,就年報相關問題要求進行解釋,很多股票在今日早盤大幅低開。從業內的反饋來看,基于回避的態度,近期一些被問詢的公司也被列入投資人的“黑名單”當中。
雖然被問詢不一定被實施風險警示,更不一定會退市,但近期的確也有被問詢的公司被實施ST處理,例如原“錦州港”因重大信息披露違規已經在今日實施特別風險警示變為ST錦港,而該股也是目前上證指數、中證2000、中證A股以及申萬港口等指數的成分股之一,Wind統計顯示,其所屬的指數多達98個。
“正常就找相似的行業的股票,如果找不到就只能跟隨,本身ETF也有跟蹤誤差,沒有100%的跟蹤無誤。”該人士表示。也就是說,如果建倉期原成分股被ST,就先找相似行業的股票代替,這個可以由基金公司自行判斷,然后等待指數發生成分股的調整,再根據指數最新的成分股進行全部跟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