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7日,乘聯會發布的數據顯示,經初步統計,2024年1~7月,國內乘用車市場累計零售銷量為1156.8萬輛,同比增長2%。其中,7月,國內乘用車市場零售銷量為172.9萬輛,同比下降2%,環比下降2%。
乘聯會方面表示,相對于6月初受端午節假日和高考因素影響,7月初銷售狀態較正常,下半月的銷量增長壓力開始顯現。
乘聯會數據顯示,7月第一周,國內乘用車市場日均零售銷量約3.9萬輛,同比增長6%,較上月同期增長9%;第二周,國內乘用車市場日均零售銷量約4.3萬輛,同比下降1%,較上月同期增長4%;第三周,國內乘用車市場日均零售銷量約5.1萬輛,同比下降1%,較上月同期下降14%;第四周,國內乘用車市場日均零售銷量約6.5萬輛,同比下降10%,較上月同期下降25%;7月第五周,國內乘用車市場日均零售銷量約11.2萬輛,同比下降1%,較上月同期增長17%。
乘聯會方面認為,隨著私家車普及和智能電動車的快速增長,車主低成本出行游玩熱情較高,購車、換車出游也是部分家庭的最佳選擇,有利于消費潛力釋放。
廠商批發方面,經乘聯會初步統計,今年前7個月,全國乘用車廠商累計批發銷量為1370.8萬輛,同比增長4%。其中,7月,全國乘用車廠商批發銷量為195.6萬輛,同比下降5%,較上月下降10%。
“隨著車市增長的結構性分化,部分企業傳統燃油車產能充裕,燃油車市場萎縮壓力下的去庫存特征明顯,7月初車市批發走勢較弱。7月部分車企正常進入休假周期,下半月銷量下降,加之價格戰降溫,部分收回降價的廠商銷量下降。”乘聯會進一步解釋稱。
對于今年前7個月國內乘用車市場的表現,乘聯會方面總結稱,今年上半年持續增強的大幅促銷,擾亂了車市正常的價格走勢,終端價格修復需要一段時間適應。加上今年二季度超強的促銷力度,對下半年購車客戶的消費產生了透支效應,使得7月份車市“以價換量”的效果小幅減弱。同時,車企結合上半年戰果,也對市場預期、產品結構及銷量節奏,進行了優化調整,部分車企拒絕“內卷式”惡性競爭,減少銷量壓力,改善終端價格影響因素,車市進入平緩期,但車企的想法差異較大,效果顯現較慢。
作為國內乘用車市場的主要增長動力,新能源乘用車在7月繼續保持高增長態勢。乘聯會初步統計,7月,國內新能源乘用車零售銷量為87.9萬輛,同比增長37%,較上月增長3%;今年以來,國內新能源乘用車累計零售銷量為499.1萬輛,同比增長34%。
7月,全國新能源乘用車廠商批發銷量為95.5萬輛,同比增長30%,較上月下降3%;今年以來,全國新能源乘用車廠商累計批發銷量為557.5萬輛,同比增長30%。
另外,近期報廢更新政策效果逐步體現,終端反饋的日均報廢申請量持續增長。乘聯會方面表示,截至7月25日,汽車以舊換新信息平臺收到汽車報廢更新補貼申請36.4萬份,單日新增已超過1萬份,有效地拉動新能源乘用車的零售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