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A股五大上市險企陸續發布上半年保費收入公告。今年上半年,在監管新措施、新政策連續落地的影響下,上市險企的保費半年“成績單”備受關注。 截至目前,中國人壽、中國人保、中國平安、新華保險、中國太保均已披露2023年上半年原保費收入,其中,壽險板塊表現突出,保費收入普遍上漲。 整體保費收入穩健向好 據五大A股上市險企已經公布的原保費收入公告顯示,2023年1-6月,中國人壽、中國平安、中國人保、中國太保和新華保險分別實現原保費收入4702億元、4598.48億元、4134.78億元、2600.15億元和1078.51億元。五家A股上市險企上半年合計保費收入為1.71萬億元,同比增長7.5%。 據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此前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前5個月,保險業實現原保險保費收入2.68萬億元,按可比口徑,行業匯總原保險保費收入同比增長10.68%,增速創近兩年來新高。而從近日各大上市險企公布的原保險保費收入(未經審計)數據顯示,多家上市險企的整體保費收入,延續了穩中向好的趨勢。 具體來說,多家上市險企中,壽險業務版塊的保費收入表現較為亮眼。今年上半年,中國人壽的原保險保費收入同比增長6.9%,而人保壽險、平安人壽、太保壽險的原保險保費收入增速也較為明顯,分別同比增長了9.4%、8.7%和4.0%。 多家險企壽險新業務表現突出 今年以來,保險行業各項監管措施陸續出臺、實施,在規范行業管理的同時,也拉動了保費收入的增長。尤其是上半年,隨著銀行存款利率正式邁入“2時代”,市民投資風險偏好下降,以及近期增額終身壽險掀起的“停售潮”,疊加多方因素影響下,壽險業務復蘇態勢明顯,且新單保費延續高速增長,從而帶動行業整體原保費收入大增。 數據顯示,人保壽險的長險首年保費收入為418.68億元,同比增長14.6%,其中,期交首年保費收入為216.30億元,同比大增49.9%,而躉交保費收入為202.38億元。太保壽險個人客戶業務代理人渠道的新保業務為194.39億元,同比增長31.9%,其中期繳178.32億元,同比增長38.8%。而平安壽險及健康險業務中,個人業務的新業務保費收入達842.50億元。相關數據表明,今年以來,上市險企的壽險新業務表現較為突出。 東興證券在相關研報中指出,預計未來一段時期,保險行業監管仍將處于較高水平,雖然行業監管趨嚴必將帶來陣痛,但長遠來看有助于引導行業高質量發展。而對于險企業績層面而言,監管政策仍是中期重要影響因素。而隨著險企展業逐步恢復,銷售規模穩健增長。從中期角度看,居民對能滿足保障、資產保值增值等多類型需求的保險產品的認可度有望持續提升;同時,保險產品定位趨于高度精細化和個性化,保險產品的“消費屬性”有望顯著增強。個人 文/廣州日報·新花城趙冬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