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2月23日),“東數西算”概念股再度爆發,個股涌現漲停潮,龍頭首都在線(300846)4天已累計超90%,受此影響,多只跟蹤云計算、中證數據以及金融科技相關ETF連續幾日大幅飆漲,更有相關ETF全天換手率近90%,交投十分活躍。
多位基金經理認為,“東數西算”工程將帶動數據中心及相關上下游產業發展,可關注以服務器為代表的ICT設備等細分領域,但同時提醒投資者板塊漲瘋背后仍須理性把握投資機會。
“東數西算”概念股掀起漲停潮
龍頭4天大漲超90%
“東數西算”工程被認為是繼南水北調、西電東送、西氣東輸之后的又一重大基礎設施工程,相關概念股在A股市場獲得追捧。本月以來,該板塊指數累計漲幅高達25.74%,位居全行業概念板塊漲幅之首。
今日(2月23日),“東數西算”概念股再次掀起漲停潮,佳力圖(603912)、美利云(000815)、貴廣網絡(600996)四連板,浙大網新(600797)、天娛數科(002354)等紛紛漲停。
其中,首都在線成為了這一輪行情的龍頭。2月18日至22日,首都在線3個交易日均實現一字封板,23日再度大漲10.40%,即4個交易日內漲幅高達90.96%。同期,公司市值飆升超50億元,相當于2.43萬股東人均盈利逾20萬元。
消息面上,國家發展改革委等四部門近日聯合印發通知,同意在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成渝、內蒙古、貴州、甘肅、寧夏啟動建設國家算力樞紐節點,并規劃了10個國家數據中心集群。至此,全國一體化大數據中心體系完成總體布局設計,“東數西算”工程全面啟動。中金公司(601995)研報認為,東數西算是我國發展數字經濟的重要基礎,預測未來5年或將帶動每年千億元投資規模。
2月18日相關政策發布后,資本市場上相關概念迅速發酵,“東數西算”指數2月18日漲幅+8.55%(上證指數+0.66%),2月21日漲幅+9.03%(上證指數+0.00%),2月22日漲幅+1.77%(上證指數-0.96%),連續三個交易日上漲顯著,部分成分股接連漲停。
滬上一位大數據主題基金經理表示,目前,在二級市場中熱炒的公司,多為中小盤股。“東數西算”工程處在啟動階段,板塊中各公司雖在進行相關業務布局,政策未來或有利于公司發展,但當下政策利好還未兌現。因此,在二級市場中,部分個股不免有被炒作之嫌,投資者最好靜待政策的后續落地動作,理性投資。
相關ETF累計大漲近7%
全天換手率近90%
從2021年公募基金四季報的十大重倉股中,統計“東數西算”指數成分股的權重占比。根據開源證券金融工程團隊統計結果顯示,“東數西算”含量最高的基金為西藏東財中證云計算與大數據主題指數增強A,其十大重倉股中,“東數西算”指數成分股持倉權重達到40%以上。從歷史關聯度來看,2021年以來,華夏中證云計算與大數據ETF凈值走勢與“東數西算”指數走勢最接近,關聯度達到0.82。
2月18日相關政策發布后,重倉相關個股的基金也成了這波行情的“幸運兒”,其中多只ETF累計大漲近7%。比如近4個交易日內,跟蹤人工智能主題指數的易方達中證人工智能ETF漲幅達5.54%、華寶中證大數據產業ETF漲幅達6.08%,該ETF在2月21日全天換手率近90%,交投十分活躍。
利好數據中心產業鏈
關注以服務器為代表的ICT設備等細分領域
對于“東數西算”方向是短期熱點還是長期機遇?大多數基金經理認為,數據中心產業鏈較長,投資規模較大,涉及傳統土建工程、軟硬件設施、能源能耗等方面。因此“東數西算”工程折射到A股市場,勢必帶來一系列投資機遇。但也有基金經理認為,“東數西算”可能沒可持續性,業績目前完全沒法釋放出來,只是前期計算機板塊跌的太多,市場借機炒作一把。
華夏基金認為,從題材投資的角度來看,東數西算主題主要可以關注以下三個方向:一是IDC,最直接受益的是具備中國西部市場IDC產業鏈的企業。大型數據中心將直接受益于網絡成本下降和上架率提升,且利潤增速有望高于收入增速,具備地區優勢和全國連鎖的大型IDC企業有望受益。二是精密溫控,可以簡單地理解為機房空調和冷卻系統,是數據中心的必要設備,在能耗指標PUE日益受到重視的背景下有望迎來發展。三是設備商,主要包括ICT設備(服務器、交換機、路由器、光模塊、軟件等)和電源設備(UPS、變壓器等)。
中歐基金認為,2021年6月份發改委就開始提出“東數西算”工程,此次是發改委以正式文件形式印發。政策初衷是解決此前在西部建設(002302)的數據中心上架率過低造成資源浪費和盈利較差(上架率多數<50%),而東部土地和能耗資源緊張,當前中國經濟下行壓力較大,通過數字經濟的帶動,克服能源、碳排放、水資源的短板,拉動數字經濟來實現經濟可持續增長,同時也是新基建一部分。數據中心產業鏈條長,帶動效應強,相關產業鏈的企業都會從中受益,計算機、通信、光電器件、基礎軟件等企業受益較大,同時也有助于增加就業。
招商基金預計,未來中國云計算市場有望維持高速增長,特別是在人工智能、物聯網技術快速發展的背景下,全球數據量增速將遠高于算力的提升速度,對應企業將不斷加大IT基礎設施投入以處理大量數據。相比傳統IT部署方式,云化部署具有靈活性高、易于擴展、成本更低等優點,企業上云未來是確定性趨勢。
西部利得基金認為,從總量來看東數西算從大“新基建”、“數字經濟”角度去支撐國家數據科技的發展,增量效應值得期待。增量需求以下幾個方面值得關注:1)自然需求:應用流量的增長、爆發:比如未來可能的5G應用、自動駕駛、元宇宙;2)政策驅動的需求:比如政府加速推動政務上云、智慧城市、國企央企上云等;3)老舊小加速關停&替換,尤其在20H2之后行業去供給、雙碳政策背景下,一些高能耗且低效的老舊機房逐步關停,可能有部分老舊替換需求會進一步增加。
德邦基金TMT研究員陸陽認為,從短中期看,率先利好產業供給端,而長期對需求端的利好,則更多是因為供給放大、成本端下降、催化新需求爆發而形成的。就具體方向而言,我們覺得溫控機電設備和以服務器為代表的ICT設備等產業細分領域是可以重點關注的方向。
融通中證云計算與大數據基金經理何天翔認為,“東數西算”通過構建新型國家級算力體系,將東部算力引導到西部,優化布局,促進東西部協同發展,類似于“南水北調”,“西電東送”等重大工程,通過發揮區域和機制優勢,優化產業發展。本通知是“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的具體操作執行的一個支持,云計算、數據中心等領域將是首要受益方向,網絡安全需求也將持續增加,網絡安全軟硬件和服務等領域將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