稱,百川智能醫療團隊正在裁員,預計會將團隊人數規模精簡在一定范圍內。
投資方向:要么技術大幅領先,要么實實在在賺錢
值得一提的是,黃巖目前還兼任上海國創科技產業創新發展中心理事長、上海市國際
股權投資基金協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
上海市國際股權投資基金協會去年12月發布的顯示,2024年前三季度,上海市私募股權創投行業投資327筆,投資總額459.47億元,分別同比減少47%、50%。所有輪次的融資活動都有所減少,尤其是A+輪、B輪、D輪和定向增發等輪次下降最為明顯。
當時,黃巖便表示,從募資角度來說,募資額同比增長,但LP出資數量、出資基金數量有所下降,國資成為絕對主力。
“當前,我們更在乎資金的投資效率了。”黃巖提到,現在幾乎所有投資者都非常謹慎地進行投資。就當前的投資趨勢,他表示:“投早、投小、投硬科技也在做,但對項目的挑選更嚴格了,對項目所具備的條件要求也更嚴格了。”
究其原因,或許與退出變難了有關。
黃巖提到,當前企業上市進程變緩,接老股的純市場化基金變少,而國資基金接老股又面臨估值和程序上的挑戰。
早在2023年,黃巖曾對當前,雖說對投資基礎大模型公司的態度很謹慎,但黃巖會考慮關注開發AI智能體產品的公司,盡管他認為找到合適的項目并不容易。
“這類公司其實靠的是人才和算力,完全可能隱藏在哪個地方,你能確定一定能將某家公司找出來嗎?”黃巖說。
作為一名有著20年以上投資經驗的投資人,什么樣的公司在黃巖看來是值得出手的?“第一種,這家公司的技術在行業內是大幅領先的,當前不賺錢也沒有關系;第二種,實實在在可以賺錢的公司,但賺錢的方式要有點門檻。”黃巖說。
“投資人投資一家公司,一定是希望它能賺錢的。”黃巖表示,“一家公司的商業化在哪實現,技術門檻有多高,潛在的市場規模有多大?一家創業公司如果產品未來很有市場前景,還能做到應用技術領先,這些關鍵點是早期要不要投這家公司的基本原理。”
他提到,一家創業公司如果能做到技術一直領先,即使當下不賺錢,也是值得投資的,“因為它將來還是會賺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