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久以來,年中跨季時點都是各大銀行發力攬儲的關鍵節點,然而有銀行卻選擇在臨近半年末的關口下調存款利率。在本月中旬召開的2024陸家嘴論壇上,央行行長潘功勝提及,今年以來,央行會同國家統計局優化季度金融業增加值核算方式,由之前主要基于存貸款增速的推算法改成了收入法,更真實地反映金融業增加值水平,弱化一些地方政府和金融機構存貸款“沖時點”行為。
那么,核算方式調整后,各家銀行在半年末的時點是否還有存款沖量的現象?一線員工對于攬儲壓力的感受有何變化?利率不斷下行的當下,各類銀行存款利率情況又如何?
近日,就各類銀行的存款利率而言,國有大行中,工行、建行、中行定存利率均為1年期1.7%,2年期1.9%,3年期2.35%。交行同期限存款利率高一些,股份行方面,興業、民生、廣發、招行、平安、浦發等定存利率均為1年期1.95%,2年期2.15%,3年期2.6%,起存金額則在50元~10000萬不等。其中,招行3年期存款需要預約,同時滿足行外新轉進資金且在該行總資產達到50萬元及以上的條件才能購買。
此外,光大、中信銀行部分期限存款利率與上述股份行相同,不過起存金額會更高。光大銀行一網點的定期存款海報顯示,1年期1.95%,2年期2.15%,3年期2.58%,起存金額則均為5萬元。中信銀行一網點工作人員告訴城農商行方面,多家城商行及農商行的存款利率高于上述大行和股份行同期限的利率水平。
在天津銀行一網點,溫州銀行一網點的存款宣傳海報顯示,1年期利率為2.15%,2年期利率為2.60%或2.65%,3年期利率為2.7%。此外,若是20萬元起存的大額存單,各期限的利率還會更高,1年2.3%、2年2.7%、3年2.75%。
杭州銀行一網點門口的白板上寫著,該行定期存款1年期2.0%、2年期2.45%、3年期2.55%,均為5萬元起存。該行客戶經理告訴類似地,寧波銀行、上海農商行的工作人員均表示,所在銀行的5年期存款利率比3年期要低。“銀行預測之后利率還會下行,長期存款付息壓力會更大。”上海農商行客戶經理說道。
此外,寧波銀行工作人員表示,該行1年期存款5萬起存利率為2.15%,如果金額達到20萬及以上,可申請利率上浮0.2個百分點,即達到2.35%。
臨近半年末,在這個傳統各大銀行發力攬儲的關鍵時點,有銀行卻選擇了下調存款利率。
在上海銀行一網點,
在“目前我們月末季末還是得全力拉存款,這是老牌業務啊。”某大行二級分行業務主管對也有銀行客戶經理表示,“我們這里6月底肯定要拉存款的,每個人最起碼要做個1000萬。”
此外,也有多家銀行客戶經理對于攬儲顯得頗為“佛系”。
工行一網點客戶經理直言,對于存款,“我們現在暫時應該沒太大需求。”
“銀行存款是根本,月末、季末、年末我們肯定是需要有存款的,但是現在都是正常做,能吸進來多少就是多少。以前有些銀行會在這些時點向資金掮客買存款,但我們現在沒有這種需求。”廣發銀行客戶經理告訴類似地,前述杭州銀行客戶經理表示,銀行存款任務總歸還是有的,但其所在銀行相較其他銀行對此抓得不是特別緊,存款任務沒有分配到員工個人。
某省會城市股份行理財經理告訴“銀行從沖時點拉存款轉向從日均存款發力,反映了監管部門更加注重日均存款考核,而非僅僅關注月末或季末的時點數據,鼓勵銀行發展更加穩健的存款結構,避免短期資金的劇烈波動對流動性的影響。”某資深銀行業分析人士告訴隨著利率市場化的推進,銀行之間的存款利率差異縮小,因此銀行持續吸引和穩定存款,也能夠建立起更加穩固的客戶基礎。
就內部管理而言,銀行將日均存款作為重要的業績指標,意在以激勵員工在日常工作中就注重存款的積累和維護,而非僅在月末或季末采取臨時措施。“我們這種考核應該是基于內部考核。”前述某大行二級分行業務主管亦表示。
多家銀行針對新開卡或者賬戶資產提升會有發放立減金、各類商城卡券等優惠活動,而針對存款的優惠活動則非常少。一些銀行會在達到一定金額后贈送米或油等,但現金補貼是沒有的,“以前一些小銀行可能為了拉存款給客戶貼錢,但現在手工補息被禁止了,不能再這樣做了。”工行客戶經理說道。
多家股份制銀行3年期存款利率為2.6%,當類似地,上海農商行客戶經理告訴在“我們現在1年期經營貸利率2.7%~2.8%,資質好的話利率還可以更低,但我們1年期存款利率是2%左右,成本已經很高了。”廣發銀行客戶經理向據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披露,繼去年四季度末商業銀行凈息差首次低于1.7%,達到1.69%后,今年一季度,商業銀行凈息差進一步降至1.54%。息差持續承壓的背景下,去年以來,多家銀行已數次下調存款利率。
“定期存款利率下滑得很快,從去年來看,3年期定存在去年6月時利率是3.25%,8月降到3.1%,11月降到2.85%,12月降到了2.6%。”平安銀行客戶經理告訴然而,即便利率一降再降,多位客戶經理表示,當前選擇存款的客戶依然不少。
“哪怕利率下行還是得做,特別是經歷過理財產品虧損或收益波動的客戶,有些客戶親身體驗后才清楚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如果不能接受產品虧損或凈值波動的,還是穩妥地選擇存款產品。”民生銀行客戶經理表示。
前述天津銀行客戶經理稱,其所在網點做存款的人比買理財的人要多,“之前有段時間買理財產品大多是虧損的,這種事情發生后,不少客戶覺得還是存款更穩,你看國債利率比存款還低,依然很多人搶著買。”
另外,在談及對于存款、理財、銀保產品等選擇時,多位客戶經理表示要結合自身實際需求來進行規劃。“產品沒有好壞之分,只有是否適合當下需求的區別。安全性、流動性、收益性三‘角’無法兼顧,我們只能通過配置的方式去補齊所有‘角’,滿足不同客戶的需求。”廣發銀行客戶經理說道。
未經許可禁止、、及鏡像等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