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話概括:廣東省已經成為我國經濟社會最發達的省份之一。我國一共有四大一線城市,一個廣東省就占了倆。僅僅知道這一點,就可以說明廣東線年廣東的經濟總量在大陸地區大概是排名第五。作為我國改革開放的窗口省份,廣東的經濟發展一飛沖天。1989年他就取代江蘇,成為全國GDP總量排名第一的省份,并一直延續至今。90年代開始,其先后超越新加坡、中國中國,現在超過韓國也只是時間問題了。
現在,國家又在廣東推動粵港澳大灣區戰略。對于這個大灣區的發展前景,我是十分看好的。10年之后,粵港澳大灣區可以和現在的長三角城市群相相抗衡了。經濟學家張五常在今年的演講中認為,未來十年深圳就會成為全球的經濟中心之一。
。2019年廣東省有13家企業入圍世界500強。這個數量比很多國家500強企業的數量都多)
廣東的經濟社會發展確實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我依舊要點出他的致命性問題。在《“兩個世界”的廣東》一文中,我提出了廣東需要迫切改善省內區域發展不均衡的問題。
廣東省一個有21個省轄市。在這21個省轄市內可以劃分成兩個世界,就是珠三角地區和非珠三角地區。珠三角地區的9個省轄市GDP占全省的比重超過80%,非珠三角地區12個省轄市只占20%。
2018年廣東省人均GDP大概是8.3萬元,全國平均水平大概高出了2萬。但是在21個省轄市中,只有7個是達到了全省平均水平的,低于14個全部低于平均水平。這就說明廣東的整體水平是靠頭部城市拉起來的。深圳和廣州去年人均GDP分別超過了18萬和15萬元,是全省平均水平的兩倍以上。
廣東省還有好幾個城市(應該有五六個),人均GDP是低于4萬元的,低于3萬元的還有兩個。這些你都是無法想象的,但確實存在。福建、浙江、江蘇等省份,人均GDP最低的城市也達到了6萬元左右的水平。甚至很多中西部的地級城市人均GDP也能達到四五萬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