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磁AI機器人、智能巡檢車、違停監控……這是海門區智慧停車系統中的部分功能。昨日,
海門區智慧停車系統二期項目總投資420萬元,結合目前停車設施建設現狀,利用5G通信、互聯網、物聯網、云計算和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現代信息技術,整合各類城區公共停車資源,建設智能誘導、智能管理、智能收費、智能分析的智慧停車管理平臺,形成城區停車泊位“一張網”。同時,還將積極對接“智泊南通”停車App,打通數據共享和通用支付渠道,加快實現對接市級停車管理“一張網、一張圖、一個App”。
海迅出行服務有限公司停車管理部經理邵佳海介紹,智慧停車系統平臺的開發,通過制定數據對接技術規范標準,將社會停車場的基礎信息、余位信息、流水信息、訂單信息等,以及充電樁、公共自行車、共享電助力車網點數據接入海門城市靜態交通大數據平臺。“通過各類靜態交通數據的整合分析,通過專業化的解決方案,可以緩解行車難、停車難的問題,推動城市管理向智慧城市方向發展;此外還可逐步構建起海門區智慧交通物聯網,加快海門區智慧城市物聯網建設進程。”
下階段,海門區將加快推進公共停車資源整合,結合路內停車泊位收費試點工作,逐步實施公共停車資源智能終端設備升級改造,將路內停車泊位和公共停車場納入平臺統一管理;還將研發具有海門特色的智慧停車小程序,為市民提供停車泊位實時查詢、導航服務、無感支付、ETC支付、電子發票、綠色出行、監督管理等智能化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