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再次崩了!5月10日,被上海市消保委約談的拼多多,公司股價盤中一度重挫超過13%,市值蒸發約1300億元人民幣,超過2個蘇寧易購!收盤時跌幅雖有所收窄,但市值蒸發仍近1000億元。
據上海市消保委消息,拼多多存在商品質量、假冒侵權、強制取消、虛假發貨、售后服務、砍價拉新等6大問題。值得一提的是,自2月中旬高位回落以來,拼多多股價己近乎腰斬。
拼多多存假冒侵權等6大問題被約談 市值最多蒸發沒了2個蘇寧易購
當時時間5月10日,美股多只中概股大跌。其中,跌幅最慘的是拼多多,在大幅低開后,股價一度重挫13.13%,創去年11月上旬以來的新低。據了解,拼多多股價次崩了的原因是公司被上海市消保委約談了。
針對近期互聯網平臺類消費爭議集中的態勢,上海市消保委5月10日約談美團、拼多多等平臺指出,平臺在經營過程中應摒棄唯流量思維,要真正落實主體責任,同時,不能依仗市場優勢地位增加商戶和消費者的不合理負擔。
據上海市消保委消息,拼多多的主要問題在于商品質量、假冒侵權、強制取消訂單、虛假發貨、售后服務和砍價拉新。對此,上海消保委要求拼多多在平臺經營過程中要摒棄唯流量思維,要從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出發,落實平臺主體責任。
具體措施包括:強化對商戶的資質審核,杜絕假冒偽劣產品的上線;誠信履約,對商家的虛假發貨、強制砍單等行為絕不姑息、嚴肅處置;切實履行好平臺在消費者權益保護方面的責任,對于消費者的投訴,要做到應收盡收并及時妥善處理;平臺不能夠依仗其市場優勢地位,提高中間環節收費,增加消費者與商戶的不合理負擔;平臺應對照相關法律法規的要求,糾正其在拉新活動中存在的虛假、誘導等行為。
受被約談影響,拼多多股價盤前曾大跌超10%。正式開盤后,大幅低開的拼多多股價快速走低,最大跌幅達13.13%,對應蒸發市值換算成人民幣高達約1300億元,而市值其后跌幅震蕩收窄,但截止當天收盤,其跌幅仍高達9.11%,蒸發市值仍達近1000億元。值得一提的是,自2月中旬高位回落以來,拼多多股價累計跌幅己超過42%。
雖然股價己近乎腰斬,但拼多多截止5月10收盤的市值1524億美元,換算成人民幣約9790億元;是電商市場份額排在第四位的蘇寧易購(002024.SZ)市值630億元的15.54倍,而僅當天蒸發的市值最多時就超過2個蘇寧易購。值得一提的是,拼多多的市場份額約是蘇寧易購的7倍。
在財報方面,美國通用會計準則下,拼多多2020年歸屬普通股東凈虧為71.8億元。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拼多多2020年凈虧損為人民幣為29.650億元,較2019年的43.658億元同比下降32%。而蘇寧易購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42.75億元,同比下降143.43%;扣非凈利潤虧損68.07億元,下降19.19%。
拼多多假冒侵權等問題突出
此次上海市消保委約談拼多多的主要原因中,部分在2年前就曾被國家市場監管總局要求整改。資料顯示,2018年8月國家市場監管總局曾約談拼多多,要求拼多多平臺經營者嚴格履行主體責任,加強對入駐平臺經營者及商品的管理和審核,積極配合各地各級市場監管部門檢查,維護公平競爭秩序。
網監司有關負責人說,縱容甚至支持制售侵權、假冒商品,是網絡交易平臺經營者不能觸及的法律紅線和道德底線。拼多多要積極配合各地各級市場監管部門的檢查,及時提供涉嫌違法網店經營者主體信息、經營資質信息,以及交易記錄和宣傳內容;切實承擔平臺主體責任,加強對平臺內刷單炒信等其他違法經營行為的自查自糾。
在此次拼多多被上海市消保委約談后,網友紛紛發表評論。有網友稱:“好好搞搞拼多多,砍價拉新就是一個騙局,不但東西沒拿著被拼多多搜集了一眾的用戶信息,涉嫌詐騙”。上海消保委也指出,拼多多在拉新活動中存在虛假、誘導的行為早就引起了廣大消費者的厭惡,“永遠差一分錢”,“永遠差0.1%”,利用人性弱點,配合虛假和誘導的各種砍一刀行為實在是讓人喜歡不起來。
有網友稱:“拼多多上面的假冒偽劣產品的問題,已經不是單單假冒了,有很多產品,甚至都沒有達到國家標準就被放出來售賣。而且也并不只是拼多多的商家有問題,作為拼多多本身這個軟件這個公司也有著極大的問題。”
事實上,拼多多近年因假貨和山寨品等侵權問題,屢屢被推上輿論的風口浪尖!锻顿Y快報》記者注意到,因商標侵權等糾紛,拼多多曾遭包括小米、海爾、創維、TCL、金利來、九牧王等知名公司起訴!度嗣袢請蟆飞踔吝對拼多多的假貨問題發表微評:“防止拼多多淪為坑多多。”
拼多多為何假貨侵權等行為屢禁不止?有業內人士認為,主要是造假成本太低,企業遇到此類侵權行為基本做法就是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相關涉事企業停止侵權行為,但訴訟常常需要耗費一定時間,即便敗訴罰款,但前面掙得也夠了,一些商家甚至出事后直接跑路了事。
拼多多創始人黃崢曾表示,大家把山寨問題和假貨問題混為一談,拼多多上能夠定義為假貨的量比媒體想象的要少,在解決山寨貨的問題上不同的品類要不同對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