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范和化解利差損風險,是壽險業高質量發展的前提。在長端利率下行背景下,保險公司提高投資收益的同時,進一步壓降負債成本是市場普遍共識。
保通社在部分頭部壽險公司提出“分紅險占比超過50%”目標后,2025年初,國壽、平安、太保、太平等頭部壽險公司發力分紅險銷售。“從一季度的市場來看也是有空間的,也是有一部分客戶認可的。”新華保險管理層在2024年業績發布會上表示,公司在反復研判之后,穩妥為主地提出了分紅險銷售目標:在2025年整個業務盤子里面不低于30%。
從2024年壽險主流產品形態看,傳統型壽險、年金保險仍占據C位。固定收益型產品的剛性負債成本引發市場對于壽險公司利差損的擔憂。自2025年“開門紅”以來,新上市的分紅險、萬能險等浮動收益型產品數量越來越多,約占到新上市產品數量近四成,頭部險企還在此類產品銷售培訓等方面做足功課,使其成為今年壽險市場新看點。
不存在利差損風險
上市險企投資收益率遠高于負債成本
隨著國內長端利率中樞持續下行,負債成本管理和投資收益的壓力都持續增加,這引發市場對于利差損風險的關注,在近日舉行的2024年業績發布會上,上市險企管理層也就此回應了市場關注。
“從目前的資產配置看,投資能力都可以覆蓋負債成本,不存在利差損風險。”新華保險管理層表示。截至2024年12月31日,新華保險投資規模超1.6萬億元,同比增長21%;總投資收益率5.8%,綜合投資收益率8.5%,同比大幅增長。
“無論是新單和存量,平安都沒有利差損。”中國平安管理層指出,平安資產收益率一直是高于負債成本的。具體而言,存量業務的打平收益率始終小于2.5%,而且在持續地優化。截至2024年末,其保險資金投資組合規模超5.73萬億元,實現綜合投資收益率5.8%,同比上升2.2個百分點;其中壽險及健康險業務綜合投資收益率6%,同比上升2.4個百分點。
中國人保管理層透露,公司推進降本增效工作,截至2024年末,公司整體壽險業務負債資金成本率已降至3.2%,較2023年末下降78個基點,達到歷史最低水平。
2024年,中國人保全年實現總投資收益821.63億元,同比增長86.2%;總投資收益率5.6%,同比提升2.3個百分點。固收資產投資收益率4.3%,同比提升0.3個百分點。OCI股票投資業務收益率36.3%,跑贏滬深300紅利指數10.7個百分點。
2024年,上市險企取得較好的投資業績,是其應對利差損問題的底氣。面對長端利率進一步下行風險,中國太保管理層表示,公司將進一步強化投資研究和投資管理能力,持續打磨穿越周期的投資邏輯,完善長短結合、絕對收益和相對收益平衡的評價方法,探索長周期的考核機制。同時推動雙向奔赴,促進資產負債良性互動、高效聯動,形成長效的機制。
“加大分紅險銷售”
設定目標、持續降低負債成本
在2024年中期業績發布會上,平安等多家頭部壽險公司預計全行業分紅險占比將達到50%以上。
針對這一發展目標,中國平安管理層近日表示:“在2025年的開門紅中,分紅險的銷售表現還是不錯的,基本符合預期。分紅險過去曾是平安的主力險種,隊伍中具有分紅險銷售經驗的人員占比高,公司對于分紅險銷售有信心。未來,公司將持續強化分紅險推動策略,規劃上新分紅產品,推動分紅占比繼續提升。”
“在近兩年利率下行的環境下,利用分紅和萬能產品與客戶共擔利率風險的機制,有效降低公司剛性負債成本。均衡的產品結構使得平安的負債成本非常有靈活性,且持續降低。”平安管理層認為,以平安目前的投資回報業績和投資組合,有信心在今年及未來為客戶在分紅險上帶來超越市場平均的投資回報,進而增強分紅險的競爭力。
在2024年業績發布會上,新華保險管理層表示,把推動分紅險轉型放在戰略高度。“從一季度的市場來看也是有空間的,也是有一部分客戶認可的。所以公司在反復研判之后,我們定了相應的計劃,要切實根據市場的變化,確保公司在戰略方向上,在業務策略選擇上不走偏,堅持穩中求進的主基調。一季度,我們為提高分紅險的內外勤技能水平做好了準備,二季度就會進一步加大分紅險的銷售,在有準備、有技能之后,更好地發展好分紅險業務,確保分紅險的轉型能夠成功。”
人保管理層也表示,加大分紅險等收益浮動型產品業務推動,豐富分紅及萬能險產品供給、增強浮動收益型產品銷售能力,借助利率風險共擔和收益分成機制,合理分散利差損風險。同時結合投資收益情況,審慎確定分紅及萬能結息水平,在保障產品競爭力的同時,有效管控負債成本。
加大分紅險等浮動收益型產品推動,已成為全行業的共識。自2025年“開門紅”以來,各家保險公司不斷推出分紅險等浮動收益型產品。保通社梳理中國保險行業協會披露的數據發現,今年一季度,人壽保險共上新170余款,其中分紅型、萬能型的人壽保險占比近四成。此外,在120余款年金保險中,分紅型、萬能型的年金保險46款,占比也達到了36%。
壽險成為客戶剛需
頭部險企產品策略浮出水面
隨著中國進入老齡化和長壽時代,壽險成為客戶剛需,以壽險為基礎可構建更完善的醫療健康養老服務體系。頭部險企將采取什么樣的產品策略,搶占壽險市場的高地?
在長端利率持續下行,預定利率動態調整的大背景下,太保壽險管理層表示,2025年壽險公司將圍繞客戶健康、養老、財富多元化需求,搭建多層次廣覆蓋的健康養老保險產品體系,強化產品推動和資源配置,多措并舉優化產品結構。
在產品供給方面,持續提升研發的全面性和創新性。一是契合目標客群需求,構建多元產品矩陣,探索以分紅型產品為核心的浮動收益型產品創新,豐富商保年金產品供給,創新健康保障型產品供給。二是夯實定價基礎,發揮定價技術優勢,把握客戶需求分化中對失能收入、中端醫療、長期護理等業務的增量機會,在產品推動方面深化各環節的聯動,強化資源配置遷移。
“在低利率時代,應該更加關注傳統保障保險功能的發揮。”新華保險管理層表示,比如定期壽險、健康險、醫療險等,對于利差依賴相對比較低,對于保險公司自身的保險風險管理能力要求比較強。在提升投資能力的同時,提高對健康險等銷售和管理的能力,加強費用精細化管理,也可以豐富公司利潤的中國人壽管理層表示,今年以來,公司持續推動產品和業務的多元發展,包括形態多元、期限多元、成本多元,尤其是大力推動浮動收益型產品的發展,不斷提升公司服務客戶的能力,也在不斷地促進公司持續健康發展。截止到目前,公司業務形態進一步豐富,浮動收益型產品和業務占比快速提升,轉型成功。公司整體業務保持平穩發展,市場領先地位穩固。“我們在不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