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日,
業內人士表示,新能源基礎設施的建設需要大量資金和技術支持,公募REITs為我國新能源基礎設施項目的投融資提供了新的渠道和模式,有利于盤活存量新能源基礎設施資產、改善能源電力企業財務結構,回收資金優先用于新能源項目建設,促進新能源基礎設施領域投融資良性循環。
首單央企新能源公募REITs獲批
據悉,中信建投國家電投新能源REIT既是全國首單央企新能源公募REITs,也是首單海上風電公募REITs。該項目于2022年4月完成公募基金管理人及財務顧問招標,歷時10個月獲得證監會及交易所批復。
資料顯示,該項目發起人為國家電投,基金管理人為中信建投基金,財務顧問及計劃管理人為中信建投證券。根據公開材料,該項目底層資產為國家電投旗下濱海北H1、濱海北H2海上風電場和配套運維驛站,屬于新能源基礎設施。
據悉,發起人國家電投集團2022年電力裝機規模突破2.1億千瓦,其中光伏5330萬千瓦,風電4231萬千瓦,水電2463萬千瓦,核電921萬千瓦,清潔能源占比高達65.8%,在我國五大發電集團中清潔能源占比最高。
國家電投相關負責人表示,此次公司聯手中信建投發行我國首單央企新能源公募REITs具有重大意義,有利于盤活國家電投存量新能源基礎設施資產,為公司綠色低碳發展提供長期、可靠的融資渠道。
該負責人還提到,為全面建立REITs融資體系,公司正加快推進REITs領域創新研究,針對新能源基礎設施“建、管、融、退”全生命周期運作,搭建包含Pre-REITs、類REITs和公募REITs相互銜接的創新資產盤活模式和投融資體系,構建多層次的資本運作體系。
海上風電項目首次亮相公募REITs
根據資料顯示,中信建投國家電投新能源REIT的底層資產為位于“海上風電第一城”江蘇省鹽城市的濱海北H1、濱海北H2海上風電和配套運維驛站項目,合計裝機規模500兆瓦。截至評估基準日2022年12月31日,資產組評估價值為71.65億元。
其中,濱海北H1項目裝機規模100兆瓦,是風電行業首個榮獲國家優質工程金質獎殊榮的項目;濱海北H2項目裝機規模400兆瓦,為并網當時亞洲單體容量最大的海上風電場項目。
據悉,濱海北H1及濱海北H2海上風電項目經營表現穩健且收益可觀。資料顯示,中信建投國家電投新能源REIT所持有的濱海北H1及濱海北H2風電場近三年均保持盈利,經營性凈現金流均為正,項目整體經營情況穩定,收益較好。
為能源行業綠色轉型提供全新投融資模式
去年12月,證監會副主席李超公開表示,進一步擴大REITs試點范圍,盡快覆蓋到新能源、水利、新基建等基礎設施領域。
業內人士表示,隨著相關支持政策出臺,未來我國新能源REITs有望加速發展。
“新能源REITs的出現,為能源行業綠色轉型提供了全新的投融資模式。”一位公募人士表示,“綠色能源轉型需要巨額的資金投入,而企業長期缺乏成熟的資本金退出機制,限制了資金效率,這也成為制約能源轉型的重要因素之一。”
中信建投證券相關負責人也認為,新能源公募REITs作為我國資本市場的新型權益性融資工具,有助于能源企業盤活存量優質資產,提升重資產流動性,形成投融資良性循環,加速我國能源結構綠色轉型。
他還提到,公募REITs是創新型金融產品,在產品發行及存續期間需要金融機構提供全方位的專業服務,中信建投證券與中信建投基金將充分發揮協同優勢,統籌整合投行、公募基金、投資、研究等各部門及子公司的專業能力與優勢資源,協助優質企業有效運用公募REITs融資工具,助力我國公募REITs市場的長期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