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義道橋公告稱,公司按照市場化、法治化原則積極探索研究存量銀行貸款重組工作,經與各銀行類金融機構友好平等協商,基本明確相關重組安排,并在近期完成簽署相關補充協議。
遵義道橋存在158條被執行人信息。
而截至2022年6月末,遵義道橋總債務余額為457.54億元,且部分債務已出現逾期;其中短期債務余額為141.41億元,公司面臨較大集中償付壓力;同期公司對外擔保金額為151.46億元,部分被擔保債務已經出現訴訟糾紛,公司面臨很大的擔保代償風險。
未來非標債務如何化解受關注
此次遵義道橋的債務化解,重大契機源于2022年1月。彼時,國務院發布。根據文件指導意見,在落實地方政府化債責任和不新增地方政府隱性債務的前提下,允許融資平臺公司對符合條件的存量隱性債務,與金融機構協商采取適當的展期、債務重組等方式維持資金周轉。
隨后,2022年6月遵義市人民政府發布,明確金融工作領導小組的工作職責為“推動一系列展期重組。協調開展各類市場主體銀行類、非標類債務展期、重組、降息工作。”
盡管此次遵義道橋成功對約156億元銀行債務進行了重組,但截至2022年6月末,遵義道橋的有息負債余額為457.54億元,除去此次重組的155.94億元銀行貸款外,遵義道橋還存在大量信托等非標債務,這部分非標債務如何化解也備受關注。
“銀行那邊的機構資金展多久無所謂吧。如果是個人投資者,肯定接受不了這種安排,也涉及信托定融等非標了。”一位債券行業人士表示。
比如,2020年4月,遵義道橋與百瑞信托有限責任公司簽訂,約定百瑞信托向公司提供本金總額為4億元的借款。然而,自2020年6月20日以來,遵義道橋便未再依約支付貸款利息,最終被百瑞信托告上法庭,并在2022年12月列為被執行人。
另一位債券行業人士認為,銀行可以采用上述化債方案,甚至每年還可以給平臺增加一定的貸款額度,用于改善經營等,但其他債務不能相提并論。
面臨非標債務化解難題的同時,近年來,遵義道橋主業盈利能力也出現下滑。2021年,遵義道橋實現營收80.87億元,與上年持平;實現歸母凈利潤4.86億元,同比下滑24.44%。2022年上半年,遵義道橋實現營收6.73億元,同比下滑36.29%;實現歸母凈利潤-2.86億元,同比下滑16.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