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液態電池已實現300Wh/kg的高能量密度,但全固態電池在進一步提升能量密度、解決安全性隱患、提高極端環境的適應性等方面仍具有不可替代性。目前,液態電池通過材料微創新僅能實現漸進式提升,而全固態電池通過體系重構將帶來顛覆性突破,是實現400Wh/kg以上能量密度的可行方案。
“正是由于技術的顛覆性創新,全固態電池目前會受到原材料價格、技術成熟度等影響,相比于液態鋰電池的價格并無優勢,但是隨著固態電池關鍵材料產業鏈的逐步完善、制造設備的不斷革新,固態電池的售價可能接近液態電池或者與之持平。因此,全固態電池前景仍然廣闊,尤其是在動力電池、消費電池和儲能領域,推測2030年電池需求量將超過1500GWh,市場規模巨大,為固態電池提供了廣闊的市場份額。而且行業預測固態電池到2026年市場將出現小批量裝車應用,預計2027年至2030年,固態電池將迎來量產裝車的重要階段。”上述東風汽車相關負責人告訴北京理工大學材料學院院長黃佳教授認為:把全固態電池視為電池技術唯一發展方向是片面的。在電動車大規模普及的當下,技術路線多元化更有利于產業健康發展。他表示,目前三元鋰電池和磷酸鐵鋰電池通過材料創新和工藝優化,仍有30%以上的性能提升空間,足以滿足未來5~8年市場需求。
“從技術路線來看,動力電池行業將呈現多元化并行狀態,液態電池會持續優化,如磷酸鐵鋰的摻雜,高鎳三元向超高鎳演進,同時,固態電池也會加速商業化,全固態動力電池成為發展競爭的終極戰場,從產業生態來看,上游資源競爭將進入白熱化,回收技術突破成為一大競爭點,而下游車企將與電池廠深度綁定的同時加速自研?傊,未來動力電池行業將朝著‘技術多元,生態閉環’的格局發展。”上述東風汽車相關負責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