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人民銀行深圳市分行聯合深圳金融、科技、產業等八部門印發,支持深圳未來產業高質量發展。
近年來,深圳充分發揮產業、區位、創新和金融供給優勢,打造“征信+信貸”“本幣+外幣”“股權+債權”協同、“股貸債保匯”聯動的科技金融體系,促進“科技—產業—金融”良性循環。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2月末,深圳科技型企業貸款余額超1.1萬億元;創投基金存續規模超1.5萬億元,有力支持深圳成為全國工業和外貿“第一城”,實現金融和科技“互促雙強”。
截至2月末,已有570余家科技企業獲批貸款
引導銀行用好用足科技創新和技術改造再貸款及配套財政貼息政策,提升服務效率、擴大政策覆蓋面,加力支持“兩新”政策紅利惠及更多深圳主體。鼓勵銀行主動對接市區各級產業部門發布的科技型企業和重點科技項目清單,提升對接率、盡調率和授信率;圍繞電子信息、新能源汽車、人工智能、低空經濟等先進制造業集群,全面提升金融服務供給,助力全產業鏈改造升級。
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2月末,已有570余家科技企業、48個項目獲批貸款172億元,發放金額在全國排名前列。
同時,深圳聚焦“股權+債權”聯動,完善科技企業接力式金融服務體系。
科創領域“輕資產、高風險、高成長、投資回報期長”等特點,需要發揮好信貸、股權、債券等多渠道、接力式支持。人民銀行深圳市分行聯合金融管理部門指導轄內銀行加強與創投機構合作,充分發揮深圳創業投資集聚優勢和資本市場樞紐功能,為創新主體提供股權和債權銜接聯動的融資服務。
2024年末,深圳創投基金規模占全國10.6%;QFLP試點金額超77億美元,助力人工智能等前沿領域牽手全球資本。加大債券融資支持力度,2024年,推動轄內企業在銀行間市場發行科創票據同比增長12.3%。
提出“五篇大”融合發展思路
跨境金融方面,依托前海、河套兩大平臺,推動“科匯通”、跨國公司本外幣一體化資金池、高新技術和“專精特新”企業跨境融資便利化等政策優化和試點升級,提升外匯服務科技創新效能。
普惠金融方面,支持地方征信平臺與銀行、擔保、保險等合作,提供包括征信報告、信用評分、融資對接、授信支持、風險預警等的“一站式”金融服務,通過“征信+信貸”創新產品和服務模式,持續提升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獲得感。
綠色金融方面,積極推廣“降碳貸”業務,支持中小微科創企業綠色低碳發展;探索股債聯動服務綠色領域基礎研究和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等。
數字金融方面,鼓勵金融機構積極運用數字化手段,增強科技金融服務的個性化、差異化、定制化。
同時,為進一步構建科技金融良好生態,提出,完善由人民銀行深圳市分行牽頭,金融管理、產業、財政、市場監督等部門分工協作的科技金融工作機制,發揮政策合力,推動各項工作落地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