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新房價格出現明顯“止跌回穩”態勢,但二手房價格整體仍然處于下跌狀態。
據中指研究院發布的報告,3月百城銷售均價新建住宅環比上漲0.17%,同比上漲2.63%;二手住宅環比下跌0.59%,同比下跌7.29%。值得一提的是,百城二手房均價已連跌35個月。
從各地成交勢頭看,北京、上海、深圳、廣州、成都、杭州等城市今年一季度回暖明顯。
位于海淀永豐南板塊的頤海澐頌開盤,其官微公布的銷售額突破72.5億元。
價格方面,和樾望云項目銷售均價10.55萬元/平方米,主力戶型面積在97~178平方米;頤海澐頌銷售均價為9.03萬元/平方米,主力戶型面積在97~171平方米。
與此同時,土地供應節奏大幅放緩也是新房率先實現“止跌回暖”的一個重要原因。
中指研究院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300城住宅用地供應面積同比下滑14.7%。其中,一線城市推出住宅用地面積同比下滑13.9%,二線%,三、四線%。
但新房供應放緩并非今年才這樣。
中指研究院數據顯示,2024年,50個代表城市商品住宅月均批準上市面積1157萬平方米,同比下降約29%,新房供應持續縮量,供給端表現整體偏弱。
“現在在深圳市場,二手房的整體成交還是要好于新房。一個好的跡象在于,隨著成交的不斷回升,開發商的底氣也在不斷積累,主要體現在定價上已經開始收回了部分折扣。”深圳房產中介謝伊通過表示。
謝伊告訴李宇嘉則表示,目前多數城市新房市場都呈現分化模式,一般新推盤去化率能達到40%左右,而之前推售的樓盤去化率較低,主要是因為新推盤往往是性價比較高的改善盤。此外,新房偏剛需的盤和高端盤交易較為活躍,但中間價位段交易不溫不火。
二手房“價跌量漲”
相比之下,二手房市場呈現出“價跌量漲”現象。
中指研究院數據顯示,3月百城二手住宅均價為13988元/平方米,環比下跌0.59%,同比下跌7.29%,已連續35個月下跌。
其中,僅成都的二手房均價上漲,環比漲幅0.06%;窗、溫州、鹽城等城市的二手房跌幅靠前,環比跌幅分別達1.80%、1.43%和1.33%。
不過,以北京為例,北京市住建委網簽數據顯示,3月北京二手住房網簽成交量超1.9萬套,同比3月增長約35%。此前24個月,北京二手房單月成交高峰出現在去年12月,單月成交套數為2.16萬套。
據深圳貝殼研究院數據,3月全市一二手住宅合計網簽量達10239套,創下近年同期新高。其中,新建商品住宅網簽4161套,二手住宅成交6078套。其中二手房漲幅更為顯著,與去年同期相比,成交量同比增幅達66.2%。
據樂有家統計,3月深圳二手成交價為6.36萬元/平方米,環比小幅下降0.8%,已連續6個月穩定在6.3萬~6.4萬元/平方米。
而正因此,二手房成為不少剛需客的選擇。
“當下深圳二手房因為存在一定議價空間,且整體價格表現要優于新盤,已經成為不少剛需客的主力場。”深圳羅湖房產中介高先生通過向據其介紹,一套位于羅湖筍崗的祥福雅居小區81平方米3室1廳,貝殼掛牌價均價為5.49萬元/平方米。“該房源業主掛牌價為430萬元,同戶型在該小區普遍能賣到460萬元以上。現在業主著急賣,價格大概能談到410萬元,單價5.06萬元/平方米。”
對于后續新房及二手房走勢,中指研究院指數研究部總經理曹晶晶在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