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7日,共建“人工智能及機器人應用產業”明星企業專項行動投資路演在成都舉行。10家大模型企業、10家機器人企業代表逐一登臺,帶著前沿成果,直面70余家省內外創投機構、26家銀行機構的審視。
這是由四川省人民政府指導,四川省科學技術廳、中共四川省委金融委員會辦公室主辦的活動。
路演過程中,人形機器人“大圣”、人形機器人“天行者1號”、T1 Pro人形機器人、下肢外骨骼機器人、模塊化手術機器人、“靈焊”一體化焊接機器人等逐一亮相,項目覆蓋工業制造、應急救援、養老服務、智慧醫療等細分賽道,全方位、多層次展現出“四川造”機器人創新力量的多元性與縱深性。
除了機器人,還有人工智能板塊。
成都智譜華章科技有限公司的“諸葛大模型”、明途科技WorkBrain智能體模型、曉多科技的大語言模型“曉模型”XPT等四川本土大模型也相繼登場,展示了在教育、購物、醫療、民生、制造、智慧家電、政務等領域,人工智能正從先進制造產業線的神經重構,到智慧家居的生態創建,再到數字化政務治理,正加速滲透經濟社會各領域各環節。
2024年,四川省人工智能產業營收超1300億元、同比增長超25%,首次邁上千億級臺階,成為我國人工智能產業重要集聚地。今年,四川省政府工作報告再次提出推進“人工智能+”行動。
同時,四川更是將人工智能產業鏈列為重點推進的15條產業鏈之首,并構建了“鏈長+副鏈長+牽頭部門+主要承載地+協同發展地”的協同推進機制,全力推動人工智能產業建圈強鏈。
如何進一步推動人工智能與機器人產業加速起勢?四川省科技廳廳長路松明在政策發布環節,再次強調了四川“3年投入12億元”的計劃,提出要全力打造“科技攻關更聚焦、場景開放更豐富、算力供給更普惠、產業生態更完善”的人工智能發展環境,推動產業加快發展壯大。
具體而言,四川將不斷加強龍頭企業培育,尤其是重點企業培育,加強專項服務,帶動上下游企業來川發展。
此前,四川就已明確了“打造全國人工智能第四極”的目標,在算力供給、大模型開發、應用場景打造、人形機器人和無人機產業發展、龍頭企業培育等關鍵領域,盡快形成引領支撐未來四川發展的“爆發點”。
基于上述目標,四川目前正在構建“人工智能及機器人應用產業”明星企業專項行動。
本次投資路演活動,正是市場化遴選以及體現金融扶持的一環,未來還將形成常態化路演機制,推動資本與產業精準匹配。